落户潮加大地方财政压力
多个变量因素会影响上述政策的执行效果,并对本来人口政策的最终结果产生影响。
随着大量的人口向一座城市集中,其相应的公共配套设施能否同步提高,是需要观察的变量因素之一。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发现,武汉市的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的增速逐渐放缓。2017年,武汉市拥有的医院床位7.84万张,以当年常住人口1089.29万人计算,每万人拥有床位数量为71.9张,较之2016年,每万人床位数量仅增加了2.75张,增长率为3.97%。
2013年-2016年,武汉市每万人拥有的医院床位数量分别为53.89张、58.16张、63.68张和69.15张,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1.9%、7.9%、9.4%、8.5%。
在放开落户标准,通过各种政策引导使得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双增长的情况下,公共配套设施的人均占有率能否同比跟上,是考验一个地方能否长期留住人的指标之一。
同样参考每万人拥有的医院床位数量,杭州的情况尽管出现了一定幅度的波动,但以2013年-2017年的总体情况观察,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认为仍在合理的区间内。
根据2017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杭州市的医院床位7.02万张,以当年常住人口946.80万人计算,每万人拥有床位数量为74.1张,增长率是6.3%。
2016年,杭州每万人拥有的医院床位是69.65张,增长率是12%,而2015和2014年,增长率分别为8.5%和5.75%。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需要提醒的是,随着多个城市人口落户潮的爆发,对于地方财政的压力或将有所显现。
根据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成都市每增加一个城镇户籍人口,所需要增加的公共财政开支为16.80156万元,其主要将投入包括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方面的建设。而这部分开支对于财力相对薄弱的地区而言,短期内大量的户籍人口增长,或将是一个较为突出的压力。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认为,随着新一线及二线城市户籍制度的开放,未来将迎来户籍人口的增长高峰期,但人口政策究竟能否获得真正的效果,决定因素依然是常住人口的变化。这一变化难以在短期内反映出来,应该用3-5年的地区常住人口变化情况来衡量。
此外,公共设施的人均占有率、工资性收入增长率,包括环境、产业发展等因素,都将影响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