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区域功能定位
“所有的正负面清单都围绕四个原则展开,每个区域严格遵循自己的定位,你从这个角度去看,就会发现清单很好理解。”一位北京市规土委人士对记者说。
根据《规划》,北京城市空间结构被划分为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一主:中心城区;一副:城市副中心;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多点: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一区:生态涵养区(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六大区域的重中之重,《规划》将其定位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是首都功能及形象的展示窗口。因此,《清单》正面调整名单均有较严格的用地限制,负面调整名单覆盖面较广,鼓励非首都功能的疏散。
其中,鼓励核心区的工业、仓储、批发市场等用地,调整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办公和配套用房以及学前教育、养老设施,鼓励历史建筑调整为公共文化设施,鼓励居住区相邻用地调整为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社区便民服务、菜市场等)。而大型商业项目、商务办公项目、综合性医疗机构、专科教育高等教育用房、住宅商品房、仓储物流设施均在限制调整名单。
中心城区被定位为服务、保障首都功能的关键区域,因此,中心城区用地调整名单的思路与核心区类似,负面调整名单与核心区基本一致,以疏散非首都功能为核心,但给出了一定的调整空间。例如,各类用地调整为综合性医疗机构的限制被约束于五环内,各类用地调整为住宅商品房的限制被约束于四环内。
“一副多点一区”三大区域被定位为逐步疏解出的非首都功能的承接区域,正面清单覆盖面广,涵盖教育设施、养老设施、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医疗设施等,而负面清单均为“限制各类用地调整为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和批发市场”。
同时,三大区域也有着各自独特的定位,城市副中心区域为市级党政机关与市属行政事业单位的功能承接区,新城为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生态涵养区为生态发展示范区。
相对应的,在三区域正面清单中,鼓励新城工业、仓储、批发市场等用地调整为科技创新用房、高新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用房,鼓励生态涵养区工业、仓储、批发市场等用地调整为旅游接待用房以及农业科技用房。
不同于其他五大成片的区域,两轴区域在位置及功能定位上都较为特殊,《规划》将其称为“体现大国首都文化自信及形象气质的代表地区”,两轴正面清单鼓励中轴线两侧建筑调整为历史文化项目及公共文化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