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长江“黄金水道”的调查报告
茫茫九派流中国,云水浩渺万里程。万里长江宛如横卧神州中部的银色巨龙,自古便是贯穿东西部的流通大动脉、水运大通道,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改革开放40年来,长江航运运能大、成本小、能耗低的优势日益凸显,黄金水道潜能不断释放,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运量最大、通航最繁忙的河流。2017年干线货物通过量突破25亿吨。
近期,记者从三江交汇地到长江入海口,穿越沿江多个省市,直击长江黄金水道的发展变迁。所到之处,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新理念引领下,黄金水道更加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正朝着科学发展、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转型。
“水上高速公路”日渐成型
云南“北大门”水富,这个地处长江、金沙江、横江三江交汇处的小县城是长江干线航运的起点,随着“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这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身背“万里长江第一港”的光环,记者眼前的水富港空间狭小、装卸设施破旧不堪,一街之隔就是人口稠密的居民区。近年来,水富港货物吞吐量每年以20%至30%的幅度增长,成为云南省第一大港口,现有港口条件越来越难以适应发展需要。
2016年10月,投资24.6亿元的水富港扩能工程开工,改造完成后,3000吨级以上船舶将能从水富经上海运往世界各地。
水富港的变化,是长江沿岸众多港口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各地港口码头建设风生水起,港口规模、能力和吞吐量节节攀升。
从水富顺江而下,30多公里外,一座现代化的综合性港口——宜宾港映入眼帘。3年多前,记者曾经到这里探访,当时靠泊的船舶还相对较少,码头比较空旷,年集装箱吞吐量只有12万标箱,港口后方的开发区也只是刚刚起步。
如今,记者再次到访,码头堆场堆放着成片的集装箱,工人们平均一上午要装吊100多个集装箱,年集装箱吞吐量已突破30万标箱。轨道交通、智能终端产业、生物基醇燃料、模具产业园、通信产品等一系列创新项目纷纷落户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呈现港产城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作为长江经济带的三大航运中心,重庆、武汉、上海的港口发展更是亮点频频。在重庆果园港,铁路线已经延伸到了港区,并将中欧班列与长江航运连接了起来;随着兰渝铁路的开通,西北地区的货物将通过铁水联运通江达海,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地位和功能将进一步凸显。
距离阳逻港核心作业区2公里的江滩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去年底建成的铁水联运一期工程让港口如虎添翼。这几年,阳逻港三期工程建成运营,综合保税区和肉类口岸均投入使用,实现了“亿吨大港、百万标箱”的目标。
在上海洋山港,全球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自动化码头已平稳运营了5个月,进一步巩固上海“世界第一大港”的地位。2017年,上海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0万标箱,宁波舟山港成为全球首个吞吐量过10亿吨的港口,进出长江的货物在这两个港口的占比达1/4以上。
长江航务管理局数据显示,长江干线万吨级泊位581个,亿吨大港从2012年的10个增至2017年的14个。
除了港口,航道建设也是水上高速公路得以成型的基础支撑。
4月24日,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通过交工验收,具备试运行条件。至此,从南京至长江口431公里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5万吨级海轮可直达南京。将为江苏发展海港型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按照“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通支流”要求,国家先后实施了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荆江河段航道整治、两坝间及库尾航道整治等50余项重点工程,共20多次分时分段提高了长江干线部分河段航道维护尺度。
目前,长江干线宜宾以下全部建成高等级航道,一条绵延2800多公里、横贯我国东中西部的“水上高速公路”日渐成型。
乘船在三峡库区、长江中游湖北段、长江下游江阴段以及长江口航道考察,记者明显感觉越到下游,江面越宽,船舶越多、越大、越多样化。2017年,长江干线航道年平均日船舶流量702.9艘,同比增长6.1%,下游航道更达到942.3艘。
在长江江阴段,记者跟随长江引航中心引航员登上了一艘17万吨级的外轮,深切感受到黄金水道的巨大能量。
“90年代初,每隔几天才引一艘船,引船走在江上,一到晚上漆黑一片,半天才碰到一艘船。”长江引航中心高级引航员姚泽炎说,这些年,随着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码头泊位几乎连成一片,有时候一周7天连轴转。
长江引航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成立20年来,共引领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船舶近70万艘次;近几年,长江江苏段每年有数千艘次超过17万吨的外轮常态化航行。
在长江上游,三峡船型、三峡升船机船型的研究推广加速进行;在长江中游,装载1140标箱、载重约1.68万吨,专为武汉量身定做的汉申线江海直达示范船型已进入实施阶段,单船载箱规模将翻番。
长江航务管理局副局长朱汝明说,长江船舶大型化、专业化趋势明显,运力结构进一步优化,长江航运供给能力不断增强。2017年,长江干线货船平均吨位达到1630吨,三峡库区货船平均吨位达到4330吨。
绿色基调贯穿黄金水道
武汉市青山区武青堤江滩莺飞草长、绿意盎然,只见公园不见墙,家住附近的武钢退休职工鲁兴国几乎每天都前来散步。而一年前,他还很少踏足。
“原来这里杂草丛生,连绵几公里都是非法码头、砂堆、破厂房等,人们避之不及。”鲁兴国说,“去年6月江滩公园开园,亲水景观让人愉悦,人水和谐,每天都有不少人来玩。”
2015年10月以来,相关部门和沿江省市持续开展长江干线非法码头、非法采砂专项整治,关停取缔非法码头959座,一大批码头被规范提升。
作为“长江大保护”的首场“战役”,一座座非法码头被整治,不仅保护了珍贵的岸线资源,有利于长江港口转型升级、规范发展,更还给沿岸群众生机勃勃的江滩美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