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城市规划 >>
 
关注: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该怎么建?

时间:2018-06-12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康春鹏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6月6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18年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省推进示范工作的通知》,提出推进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建设。笔者认为,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就是美丽乡村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过程中孕育出的新事物,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四化”同步发展的实践探索。

推进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建设要践行新发展理念。一是突出特色,创新发展。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要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做活农村优势产业,做精做强主导特色产业,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特色的独特产业业态,突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防止千镇一面,努力走出一条数字经济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二是城乡联动,协调发展。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是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重要举措,也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手段。统筹规划城乡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农村宽带网络和快递网络建设,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和快递下乡,促进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实现产、城、人、文一体,避免产、城割裂。推动农业与互联网、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入融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城乡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要素高效配置。

三是美丽宜居,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发挥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自然生态优势的内在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建设数字乡村,便利农民生产生活,将乡村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

四是创业创新,开放发展。将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打造成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平台和载体。利用互联网拓宽市场资源、社会需求和创业创新对接通道,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耦合。

五是兼容并蓄,共享发展。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农民,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坚持包容性发展。统筹政府、市场、农民3大主体的积极性,完善利益分享机制,实现政府得民心、企业得效益、农村得发展、农民得实惠的综合效果。

推进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建设离不开政策引导和创新。

一是政府引导,创新机制体制。政府引导是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建设的关键。政府负责宏观指导和引导,加强政策、规划、信息指导,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强化制度建设和市场监管,为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企业投入资金并组织申报、审核、建设、运营和管理等工作,最大限度激活市场主体的活力。

二是夯实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储备。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的基础条件。加强小镇道路、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高速、价廉、便捷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以人为本建设数字乡村。人才是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的必要条件,完善小镇软硬件环境,吸引大中专学生和复员转业退伍军人等群体返乡下乡创业创新。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创客,大力开展创业创新知识培训。

三是产城融合,抓好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配套。产业是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的核心。坚持产业先行、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深入发掘美丽乡村自身优势和特色产业,强化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产、城、人、文”有机结合的特色小镇。大力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利用互联网提升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将小镇建设成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作者系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副研究员)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关注: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该怎么建? 的资料
· 徐林:特色小镇建设要强化自身内涵 [2018-06-01]
· 互联网+公交:智能公交让全民体验智慧出行 [2018-05-17]
· 浙江出台全国首个特色小镇创建规划指南 [2018-05-14]
· 探讨:特色小镇土地政策梳理及建议 [2018-05-11]
· “洋垃圾”禁令升级后 小镇贵屿之变 [2018-05-08]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