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在宣布复苏计划时表示,将坚持在最初预算中商定的原则,将25%的欧盟预算留用于气候行动。不过,目前尚不清楚,该项比例是否适用于拟议复苏计划全部的7500亿欧元资金。
此次欧洲绿色复苏计划草案不仅涉及了降低化石能源使用、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开发氢能等低碳能源等投资重点领域,还包括了建筑翻新、可再生能源和氢气,以及清洁交通等。
而作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引擎,中国也已明确表示对推动全球绿色复苏的支持。
中国的经济刺激措施受到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这不仅因为中国拥有巨大的经济体量,会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而且因为中国对全球碳排放的影响也举足轻重。
在今年的“两会报告”中,着重强调了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这为中国绿色复苏奠定了基本方向。
中国政府已出台一系列政策,全力维护“绿色项目”发展,旨在全力支持绿色复苏。其中一项重点是推动地方专项债发行,填补特定项目短缺资金,通过杠杆投资和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来刺激经济增长。
今年,财政部已三次新增地方债发行。一季度新增地方债发行1.1万亿元(约合1550亿美元),4月份又增1万亿元。预计截至6月底,地方专项债发行已达2.29万亿元,接近2019年的总额2.59万亿元。
另一项工作重点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国计划今年将老旧住宅小区改造数量翻一番,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刺激投资和促进经济增长。
国务院于2020年4月14日召开常务会议之后表示,国家今年计划改造3.9万个城市老旧住宅小区,目标为去年的两倍,将惠及700万户家庭。
改造项目将优先面向2000年以前建造的住宅小区,着重完善配套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包括老年人护理、婴幼儿日托和医疗保健等。
地方专项债发行所筹集资金将优先用于改造项目,同时,国家也鼓励私人资本发挥作用,支持公共部门和商业部门之间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
中欧国际合作历久弥坚
随着欧洲和中国之间互联互通的增强,中欧合作领域大幅增加,涵盖政治、经济、金融、科学,教育和文化等各方面。在今年5月6日,为中欧建交45周年,欧盟驻华大使尼古拉斯·郁白及27位欧盟成员国驻华大使联合发文。文中表示,中欧之间的紧密合作伙伴关系是成功开展全球气候工作的关键,更是重振全球经济,促进绿色复苏。
多位领导人和专家表示,绿色复苏与净零碳排放目标和循环经济直接相关。新的复苏应该集中力量建造更好的建筑,建立更好的绿色金融准入渠道,促进实施智能交通、城市绿化,建设更具韧性的基础设施。
作为“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战略合作框架下的重要务实合作项目之一,EC-LINK项目一直致力于为中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案(http://www.eclink.org/eclink/en/frontpage )。在当前全球推行“绿色复苏”的背景下,EC-LINK项目在紧凑型城市、绿色建筑、绿色交通、水资源管理、废固处理、清洁能源和绿色市政投融资等绿色复苏专业领域编制的多部具有指导意义的方针和建议,不仅能够为全球城市加速朝低碳可持续方向发展,实现绿色复苏注入动力,更能为其他经济体提供宝贵实践经验。
EC-LINK项目一直积极支持中国和欧洲的城市、专家及私营公司之间开展对话。实际上,城际合作是各城市制定气候政策并相互借鉴学习的一种机制。但目前对于在双边合作借鉴城市气候政策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纳入知识差距和不同政治背景等考量因素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http://www.eclink.org/eclink/zh/sectors/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