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21年9月25日,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暨2021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在四川省成都市隆重开幕,本届规划年会的主题是“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在大会上讲话,以“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提高城市治理水平”为主题,与大家共同学习了中央领导同志的相关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从七个方面分享了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政策举措。黄艳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黄艳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出的明确要求,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建设和治理道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全面开展城市体检,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1)党中央、国务院对城市体检工作做出重要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健全社会公众满意度评价和第三方考评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视察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部署2020年改革任务,要求我部牵头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
中办、国办2021年7月印发文件,要求建立健全城市体检评估制度、制定评估标准,要求城市政府定期开展体检评估,并制定年度建设和整治行动计划,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体检评估结果。
(2)工作理念
体检评估不是挂起来的诊断图,是要把评估的报告转成实际行动,把资源统筹起来,解决城市问题,解决城市发展目标问题。
第一,落实新发展理念,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这需要明确城市安全的底线在哪里、安全风险在哪。另外要推动新的发展目标,下个五年最重大的目标就是双碳,这也是世界共同的目标。同时,要看到城市问题的病因在于不整体、不系统,我们有一个很好的规划蓝图,但是实施规划蓝图的各主体方是碎片的,所以系统性是需要解决的。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了解市民关心的问题,精准查找城市病。体检评估要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房前屋后”的小事,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城市体检发现病灶、诊断病因、开出药方,综合施治解决短板和矛盾。
第三,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结合。以问题导向为先,制定三个导向相结合的指标体系,全面评价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倒逼城市政府加强目标、问题、资源的有效衔接。
(3)工作开展情况
当前已形成系统的城市体检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城市自体检、第三方体检和社会满意度调查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城市体检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城市体检评估工作机制已逐步建立,城市开发建设重点向补短板、提质量方向转变。城市体检已成为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抓手,有效解决“整体系统规划——分散碎片建设”的问题,并且推动城市治理能力提高,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平台。成都的“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重庆的“一表、三单、一方案”、景德镇的“以城市体检推动城市更新”、长沙的“城市治理‘全生命周期’理念”等案例都取得了成功。
三、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1)城市更新的内涵
城市更新行动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部署,我国已进入城市化的中后期,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既要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还要更加注重解决城市本身所产生的问题。
(2)城市更新的重要意义
城市发展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路径;
推动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推动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短板、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大举措。
(3)城市更新的行动目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宜居城市;坚持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建设绿色城市;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韧性城市;坚持系统观念,建设智慧城市;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建设人文城市。
上一页页码:[1 2 >>] 下一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