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人物 >>聚焦 >>
 
贝聿铭:中国的新建筑缺少中国自己的文化味道

时间:2010-02-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的美籍华人设计师贝聿铭,2月11日晚在伦敦获颁2009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金奖,这是其继1983年获得建筑界奥斯卡奖——普利兹克建筑奖之后,又一次获得世界建筑设计顶级大奖。在颁奖现场,他在接受专访时,对目前的中国新建筑设计、古城保护等话题坦陈自己看法。

新建筑缺少中国自己的文化味道

在中国城市化浪潮中,新建筑不断涌现,当请贝聿铭先生评价中国当代建筑设计时,他说,因为近些年很少回中国,很多建筑没有亲眼看见,只是看了些图片。他感觉,很多建筑缺少中国自己的文化味道。

贝聿铭表示,建筑设计要变化,要往前走,但在向前走的过程当中,要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文化特色在哪里。

目前,许多外国“大牌”设计师在中国推出了很多标志性建筑,其中不少引起广泛争议,甚至有人称“中国已经成了外国设计师的试验场”。就此请教贝聿铭先生的看法,他说,对那些设计师,我不批评他们。建筑设计要经历进步的过程,中国的建筑师要多看看,要从实践中学习。

北京老城里最好不要有新建筑

在回答有关北京古城保护的问题时,贝聿铭先生表示,北京城里最好不要有新建筑。新建筑要在城外建,在城中心保留里面的老建筑。

贝聿铭说,北京的老城墙拆掉了,很可惜,拆城墙是错误的,这种老的东西应该保留下来。

对于目前北京的城市规划,贝聿铭表示,这个问题他不好评价,因为“离开北京的时间太长了”,去年回国,是去苏州老家,在北京也就呆两三天。因此,以后要回国好好看一看,对这方面的情况明了以后,才能发表意见。

不会再在中国设计新建筑

当询问贝聿铭先生是否还会在中国有新的设计作品时,93岁的他笑曰:“年纪大了,年迈了,如果年纪轻点,早几年还可以回去做点事情,今后不会了。”

此前有报道称,贝聿铭有望为南京设计“六朝建康都城遗址博物馆”,作为其“封刀之作”。就此向其核实时,他明确回答没有此事。

贝聿铭在其建筑设计生涯中,曾设计了华盛顿国家艺术馆、波士顿肯尼迪艺术馆、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香港中银大厦等众多经典建筑,当问他最喜欢自己哪件作品时,他说,这个很难说,“都是自己的女儿,你说哪个会更喜欢?”

尽管年过九旬,但贝聿铭先生依然精神矍铄。问其健康长寿“秘笈”,他笑答:“不发愁,快乐。”而在健康、长寿二者当中,他说健康比长寿更重要。

 
0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关闭
更多关于 贝聿铭:中国的新建筑缺少中国自己的文化味道 的资料
· 全球45%新建筑在中国 百个符合绿色标准 [2011-01-14]
· 【书籍】走向新建筑 [2010-03-01]
· 贝聿铭有望为南京设计“六朝遗址博物馆” [2010-01-18]
· 北京新建筑:浮躁而虚荣的“城市新地标” [2009-08-20]
· 德国“被动屋”节能很“主动”或成新建筑标准 [2009-06-01]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