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复杂类的系统必须要现代高性能计算技术。这类技术是超过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交互能力的一类计算技术,它包括处理器的问题,计算机系统的问题,以及并行算法和相关的运行软件等等。它显然是我们智慧城市处理复杂问题,和开展海量信息处理和高性能计算能力,提供的技术。
建模仿真,现在发展很快,美国人认为它是第三种手段,它实际上是以模型理论、信息技术以及建模仿真应用有关专业为基础的,根据系统仿真的目标,建立并利用模型,对系统进行全生命周期服务的,进行研究分析运行和评估,一种综合性的交叉系统。包括建模系统,包括仿真系统技术,包括仿真应用工程技术。它对智能城市,要搞不能都去试,所以各个功能领域和不同信息,建模仿真系统,对城市的认证论证、设计、分析以及运行和评估,实现这个重要的功能。
特别是由于现在仿真技术发展很快,因此现代建模仿真系统可以成为智能城市智能处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嵌入式仿真系统,参与城市实际运行的各类决策、分析。
第五类技术是智能科学,包括脑科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这里面有很多的技术,不展开了。显然,智慧,IBM说法是数字化、互联化、智能化构成智慧,那么显然,智能科学是为智慧城市提供智慧的技术基础,支持对智慧城市中海量数据,智能识别、融合、运行、监控、处理等等,提供技术。
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用系统工程,我们航天就是这么过来的。它这里面牵涉到整个复杂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实验和使用的一些科学方法、工具、技术,所以这个问题是很重要的。那么它是为解决我们这个智慧城市复杂系统的体系结构、支撑平台、系统的集成设计、智慧城市的构建集成和运用提供技术。
第七,标准和安全。没有标准没法集成,没有安全肯定是不行,信息安全、硬件、软件、子系统,包括各方面的安全。
第八,网络通信。
第九,大数据处理技术。实际上是指超大容量,多样性,时效性高的数据以及采集它们这些的工具、平台、分析系统的一个总称。
第十,应用领域。应用领域实际上是指刚才我说的产业经济、市政管理等领域应用处理有关的技术,绝对是专业技术。要在技术支撑的基础上,集成刚才讲的九类技术,针对智慧城市专业领域的特殊的需求,研究提出应用领域的解决方案和技术,以及领域的管理模式、组织机构、协调机制和服务保障等等。
智慧城市规划应该干些什么?
第一条,要注重系统工程,科学构建智慧城市。使智慧城市能够统筹规划、综合集成资源优化之中,总体效果能够最好,使我们智慧城市的产业经济、市政管理、社会民生、资源环境和技术能够高度智慧管理,就必须把系统工程和多元深度融合这两方面去研究。
第二个原则,产业经济,也就是要在开展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上,来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实现我们这个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型过渡,实现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第三个原则,要强调优化配置,构建两型性社会,就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性社会。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基础,加强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努力统一实现人、物、环境的协同共享、优化配置,以此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来发展我们城市的产业经济、市政管理、社会民生,来构建我们的两型性社会。
第四条原则,以人为本,科学化管理。为市民、企业、政府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为手段,以提高城市运行管理综合服务水平,改善市民生活质量,从而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来提升政府的行政服务的效能和管理模式,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实现创新社会的管理。
第五条原则,整合和共享提升城市基础支撑的建设。基于云计算技术,以最大限度的开发整合和利用城市各类信息资源为核心,推进实体技术设施和信息设施的整合共享,构建城市的智慧基础支撑环境,从而提升城市各个领域智慧环境的充分应用,实现智慧技术支撑的环境。
在这五条原则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抓系统工程,抓两化融合,抓优化配置,抓科学管理共享,来实现五个领域协同的智慧化,具体分析就是有23个子领域,这个不展开了。
以武汉为例,我们在2011年中标,武汉总体规划设计,今年7月25号通过验收。我们首先确定发展需求,我们分析的武汉城市发展的要求,武汉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武汉产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武汉城市信息化发展阶段的需求,发展要求,四大方面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