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搞清楚现在武汉智慧城市的基础,它的城市信息量怎么样,产业,信息产业,信息化发展环境,数字城市建设,新一代的信息化产业,以及它的特色,空间、地理信息技术在全国是领先的,把这些现实技术搞搞清楚。
进一步提出建设需求,根据十二五规划,武汉的党代会的报告,武汉提出来的八个城市建设任务,以及一大堆的,各个方面的各种各样建设要点,我们提出武汉智慧城市建设要点是什么,然后对五个部分,技术支撑、市政管理、社会民生、环境以及融合,提出一系列的建设需求。
然后要抓住特色,我们在顶层规划,在城市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在创新发展思路和建设模式,等等方面都是体现我们规划里面的特色。
第四,我们要根据支撑来做,这里面对感知的设备,对网络的基础设施,对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对地理空间的基础设施,以及对综合保障,也提出了一系列的规划。对产业经济,我们对智慧旅游,比如说它的发展远景是什么,它到底应该有些什么建设任务,都做了仔细规划。对智慧物流,然后在资源环境方面,抓了智慧环保、智慧的水务、智慧的医疗卫生、智慧的社会民生、智慧的文化、智慧的教育、智慧的食品安全以及智慧的社区,做了一些规划。在市政管理方面,社会管理、国土规划、市政基础设施、公共安全、城管,做了仔细的规划。这是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我们刚才所谓的总的体系以及它本身的五条原则的理解。
就是讲智慧公共安全里面,以我们做的奥运安保为例,当时2008年安保提出来要求我们怎么保证安全,要联合公安、消防、交通、武警、卫生等等所有的安保力量,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系统资源,要提供一体化的安全解决方案,要打造一个例题化的安保,陆海空天全方位立体化智能化安保系统。这就是当时奥运安保的建设目标。
根据奥运安保的前沿指挥部,九十几个场馆,还有奥运机房监控、电子票证、指挥系统、安全骨干网、网络通信骨干网等六大建设项目,一共有很多了。同时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阳、青岛、秦皇岛、香港七个地区。
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感知,有整个的网络通信安全的,同时上面智能处理,对着境外指挥中心、北京市公安局、奥运指挥中心、票务中心、制证中心、国安局以及各个赛区的指挥,部门指挥,这个就是第三层,这就是我们的系统结构。
我们使用的一些技术,包括指挥联动,情报综合、探测监视、智能图象、通信、应急处理和仿真评估七大类技术。
最后我们构成了这么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由最高层的安保指挥中心,有91个地方的整个系统,整个的场馆是周接53个,周长88公里,这么一个庞大的系统。我们是抓总,不是都是我们建的。最后中央领导,奥运安保没出问题,当然这也不见得都是我们的功劳,我们还是辅助决策,也得到了一些奖励。这里面充分体现了我刚才讲的整个体系,技术体系等等,这个不展开了。
这里意思说我们是真干的,从真干里面总结出来,这仅仅是我们的一些体会。
再说一说,智慧产业经济里面所谓的智慧云制造。这里面仅仅是一部分,我首先讲,我这个制造是大制造,我这个制造是三大,第一,不是说大家理解的加工生产制造,而是从需求分析开始,一直到报废,全生命周期的活动,制造全生命周期的活动,一个大。
第二个大,这不仅仅是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一直到全球。
第三个大,包括离散性制造业、连续性制造业。
现在中国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就是说我们许多制造业,除了五百强的,都处于微笑曲线的下端,因为我们开发不行,我们的服务不行。1986年开始我们国家的制造业信息化推进,自动化领域,这个就开始开展,目标是围绕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围绕提高企业能力,一场以制造业信息化为特征的变革,一直在我国积极开展。它的目标是干什么?就是使得企业或者集团产品全生命周期,三个要素五个流,集成优化。再先进的单位必须有人、组织、经营管理技术,必须有全生命周期里面,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等这些要在流,你集成优化以后,肯定你的企业,你的产品,你产品开发时间,质量成本服务环境和知识产权比别人好,你竞争力就行。这就是制造业信息化的基本思路,基本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