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在东亚市场,西太平洋沿海的贸易方面,东北大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区之间,将形成直接的竞争,而这种竞争,是此前数十年前所没有的。
其它如海南岛与北部湾的竞争,湖南与江西在珠三角产业转移中的竞争,武汉与郑州在中部崛起之间的竞争,河南与山东在黄河中下游经济区之间的竞争等,都将是泛滥的国家级规划无法绕过的坎。
知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曾经将中国的经济发展,归功于县域竞争。而在中国的国家级规划出台之后,未来,中国的地方竞争必然升级,由县域竞争,上升为省域竞争。
几乎与本轮国家级区域规划大跃进同时的,是各个省级地方政府的投资大跃进。
广东确立了未来5年2.3万亿的投资,云南的5年投资,则达到了3万亿,重庆的两江新区,投资将达到1万亿,而湖北,更是退出了高达12万亿的投资经济,其投资额赫然相当于2009年全省GDP的十倍。而这些钱,都基本上投入了“铁公基”的建设之中。
这种画圈式的各地的“国家级区域规划”,实际执行则是落实到省一级的行政主体,在争取到了国家级规划,要到了招兵买马的通行证之后,各省投资方面的“军备竞争”,亦将升级。
皖江城市带由安徽的内部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之后,安徽省长王三运亲自带队,遍访国家有关部委,提出57项政策、项目、人才、资金等方面的请求,涉及到土地、财政、金融、对外开放、环保等各个方面。直接和间接为未来的资金投资筹划。
而在江西省的计划中,鄱阳湖生态区的前期投入,需要1.5万亿。这笔巨款,更需要其开放投资,争取比较宽松的金融政策。才可以实现。为此,江西方面,一方面申请对于湖区、老区的支付转移,一方面申请基础建设拨款,如鄱阳湖枢纽工程资金,湖水治理资金,“铁公基”建设的资金等,同时,鄱阳湖还准备争取金融政策方面的开放政策,欲实现与民间银行,国外银行的跨区域合作。
7月18日,河南方面主办“国家战略视角下河南区域发展规划高端论坛”,在这个论坛上,河南方面,极力推动将河南的发展,单独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而在未来,可以预见,河南与湖北的军备竞争,将会更为激烈,目前,湖北推出的12万亿计划,已经轰动全国,未来的河南欲要后发先至,对于投资的需求,亦必不可少。这种高举区域振兴大旗的地方投资,在刚刚经历金融危机大肆货币投入的背景下,对经济的平稳发展,效果实难预料。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作者简介:罗天昊,中国青年学者,前中国长江商学院高级研究员;王孟龙,中国南开大学跨国企业研究中心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