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建成中心城内外环之间的大型居住基地和郊区若干重点新城、中心镇。郊区城镇住宅建设的环境质量和水平优于中心城,吸引中心城人口疏解和郊区人口向城镇集中。
(3)完成以重大工程配套商品房为主体的中低价“四高”住宅区建设,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加强以旧住房平改坡、成套率综合改造为特点的旧区更新工作,增加社区公共设施,提升新建居住区的绿化水平,切实提高群众的居住质量和环境水平。
(七)基础设施
1、供水
(1)实施目标
2007年,形成全市“一网多片,集约供水”总体目标,建设节水型城市。
(2)主要任务:
A、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郊区供水水质,形成浦西、浦东、浦南和三岛四片供水区域。
B、保护黄浦江上游和长江口饮用水水源地,重点实施长江水源水库1座。
C、新建、改建、扩建3座水厂,归并整合50座乡镇水厂。
2、雨水排水
(1)实施目标
全面提高中心城一年一遇标准系统达标率和郊区区域除涝标准。
(2)主要任务
2007年,全面完成肇家浜等9个低标准排水系统的改造,按规划标准基本建成上海南站等21个排水系统。2010年,进一步完善中心城雨水收集系统,提高重点地区雨水排水标准。郊区区域除涝达到15年一遇标准。
3、供电
(1)实施目标
坚持市内电源建设与市外电源布点同步,控制煤机总量与加快燃机建设同步的原则。2010年前,基本形成以五大市内发电基地为主、两大市外发电基地和若干个其他市外来电为辅的电源布局。2007年,建成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输配电电网,全市最高用电负荷2000万千瓦以上。
(2)主要任务
A、确保华能燃机电厂如期建成,建成外高桥第三电厂和石洞口第三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