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条电力线路设施保护范围:
(一)架空电力线路:杆塔、基础、拉线、接地装置、导线、避雷线、金具、绝缘子、登杆塔的爬梯和脚钉,导线跨越航道的保护设施,巡(保)线站,巡视检修专用道路、船舶和桥梁,标志牌及其有关辅助设施;
(二)电力电缆线路:架空、地下、水底电力电缆和电缆联结装置,电缆管道、电缆隧道、电缆沟、电缆桥,电缆井、盖板、人孔、标石、水线标志牌及其有关辅助设施;
(三)电力线路上的变压器、电容器、电抗器、断路器、隔离开关、避雷器、互感器、熔断器、计量仪表装置、配电室、箱式变电站及其有关辅助设施;
(四)电力调度设施:电力调度场所、电力调度通信设施、电网调度自动化设施、电网运行控制设施。
第六条电力线路保护区
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导线边线向外侧水平延伸并垂直于地面所形成的两平行面内的区域,各级电压导线在一般地区的边线延伸距离如下:
1~10千伏5米
35~110千伏10米
220千伏15米
500千伏 20米
地下电力电缆线路保护区:沿地下电力电缆线路地面标桩两侧各075米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
第三章职责
第七条电力设施产权单位作为电力生产安全的责任主体,要进一步强化电力设施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对电力设施的巡查和维护,保证设备完好率。要定期对电力线路进行巡视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制止危害电力设施安全的违法行为;及时制作和悬挂电力设施保护区标识;根据施工方案提前做好应急方案,安排专门人员提供现场电力安全指导;建立和完善应对突发事故的紧急预案,做好人力、资金和物资的准备工作,一旦发生事故要立即进行抢修,及时恢复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