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条旅游信息化发展规划原则
产业升级,优化结构原则;突出重点,协调发展原则;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原则;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
第七十四条加快实施旅游管理的信息化
市县两级旅游管理部门应当加强硬件建设,配备计算机和服务器以及网络设备,建设至少100兆带宽的内部办公网络,建立网络办公管理系统;贯彻政府上网工程,实行网上办公,在淮安市政府网站建立旅游局办公频道,主要处理日常公务、政务。旅游企业也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管理软件,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第七十五条旅游信息咨询系统及服务网站建立
建立专门的旅游网站。旅游网应当具备的基本功能包括:信息发布功能、信息查询功能及互动交流功能。基本内容包括:旅游资源介绍、宾馆饭店介绍、旅行社介绍、旅游交通信息、购物娱乐信息、旅游新闻、政策介绍,实现各区县旅游局网站、各景区景点网站的相关链接。另外,还要提供旅游常识、淮安市天气预报旅游服务。设立网上旅游社区,为旅游者在淮安旅游的体验、感受以及建议提供互动服务。
第七十六条旅游营销信息化措施
发布淮安旅游网络广告;进入著名搜索引擎,如搜狐、新浪、网易、雅虎中文等;在著名网站的旅游频道中增加淮安旅游的内容,主动向携程旅游网、sohu网站的旅游频道等知名网站提供淮安旅游的内容;加强与著名电子邮箱提供商搜狐、新浪、网易、263、中华网等合作,利用E-mail发送广告。
第七十七条旅游服务信息化战略措施
建立网上预定服务系统,包括预定机票、火车票、汽车票、客房等;在淮安旅游网上及旅游局网站公布投诉电话,通过旅游社区,接受旅游投诉以及游客的建议、反馈等;实现宾馆饭店的信息化服务,逐步在部分客房中增加网络接口。
第十五章旅游发展的保障措施
第七十八条行业管理组织体系的建立
1、构建旅游管理模式,成立市、县两级旅游发展委员会,实施对旅游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和领导管理,市、县两级旅游管理部门同时也是旅委的办事机构;成立旅游协会和旅游行业协会,集服务、组织、协调于一身,建立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间的相互合作、协调发展的关系。
2、完善行业管理范围。凡是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旅游经营单位和开发项目,都划归旅游行业管理之内,以确保旅游业宏观管理的权威性。如旅游房地产开发、各开发区中旅游项目的建设以及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社会旅馆、培训中心、汽车出租公司等。
3、落实旅游发展的保证措施。定期召开旅游专题办公会议或协调会议,讨论和解决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方向性问题;加强政府的旅游管理力度,充分发挥旅游业关联度大、产业链多的优势,将相关主管部门旅游项目的实施统一于规划目标之下,进行积极有效的行业管理;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设立旅游发展基金,制订促进旅游发展的倾斜政策。市财政根据财力状况和工作需要安排一定数量的经费,作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旅游产品的设计和营销以及旅游人才的培养等,在旅游行业的实际工作中,予以税收、投资、管理等方面的优惠和支持。
第七十九条管理体制改革
1、实施项目评议制度,变无序投资为有序投资,提高全市旅游发展的集约化水平。成立旅游项目评议委员会,由计委、规划、旅游等部门牵头,对项目的筹划、立项、可行性等给予充分的论证,在资金筹措和运营过程中实行宏观控制。
2、改革旅游管理体制,使更多的旅游吸引物经营机构成为完全独立于政府机构的市场运作主体。主要处理好市县两级政府部门管理的协调性;改变现存的部分景点被市内各管理部门分割的现状,实行部门间的协调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