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条旅游商品现状
旅游商品以食品居多,土特产丰富,工艺品缺乏。茶馓、桂花麻油、粉丝、洪泽湖大闸蟹、银鱼、木鱼石,这些旅游商品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但整体来看,旅游商品开发市场主体缺乏,设计水平不高,开发能力薄弱。据调查,目前游客对淮安现有的旅游商品兴趣不高,需求与购买量不大。
第十四条旅行社的现状、问题和潜力分析
旅行社结构不够合理,现有30家旅行社,均属国内旅行社,国际旅行社空缺;地域分布不均衡,旅行社单体规模较小,管理粗放,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中高级导游缺乏。至2001年底,持有导游资格证的导游人员为480多人,均为初级导游。
旅行社经营管理与服务水平不高,经营效益较低,竞争力不强;旅游产品类型较少;旅行社过于注重眼前利益,超前意识不强;旅行社职能相对单一、“外联”职能的加强需要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四章旅游资源基础
第十五条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和结构
淮安市旅游资源以人文景系历史遗产景类为主,并有相当一部分的自然景系,现代人文吸引物也占一定比例。
第十六条旅游资源分布格局和空间结构特征
从旅游资源的相对属性分析淮安旅游资源分布的宏观格局可知,淮安市区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洪泽、金湖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而盱眙、涟水则是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并重的区域。
第十七条旅游资源评价
(一)旅游资源分类评价
自然旅游资源以湖泊河流及生态林为主要特色。水文景观类中湖泊/水库景型分值为最高,其次是风景林景型,再次是非峡谷风景河流景型。历史人文旅游资源评价以名城名人文化为特色,名人古迹相对集中的楚州区,周恩来、吴承恩等名人产品系列,盱眙国家级文保单位明祖陵,构成了淮安核心旅游资源和文化内涵。现代人文旅游资源评价以现代城市公园、现代水利工程、博物馆/展览馆等3个景型的分值较高。
(二)旅游景区定量评价与分级
主要景区评价与分级结果,全市48个主要旅游景区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旅游景区由明祖陵、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等3个景区组成,占8.33%;
二级旅游景区有清晏园、铁山寺、码头古镇、第一山、洪泽湖古堤、周恩来童年读书处、苏皖边区政府、古运河、河下古镇、吴承恩故居、能仁寺、洪泽湖、漕运总督署部院遗址、洪泽浴场、八十二烈士陵园、淮河、白马湖、镇淮楼、慈云寺、古淮河、荷花荡、生态园、三河闸、樱花园、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刘鹗故居、涟水烈士陵园等27个,占56.25%;
三级旅游景区由关天培祠、青莲岗文化遗址、萧湖、三河滩、韩侯祠、五岛公园、洪泽湖度假村、老子山、东岳庙、楚秀园、都梁公园、水杉林、桃花坞、郑文英墓、三百工程林、钵池山、苏北闸群、大墩岛等旅游景区组成,占总旅游区的37.5%.
第十八条旅游资源优势分析
1、开发优势: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特色明显;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自然生态别具一格;区位和交通条件良好;景观类型丰富。
2、发展机遇:
我国加入WTO后入境旅游的发展及国内旅游的持续升温;苏北大交通环境改善和淮安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新淮安市成立,城市化进程加快,整体竞争实力的提升;南京都市圈和徐州都市圈建设的辐射或影响得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