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2010年)
36.67亿元
5.2%
12.6%
25%
远期(2020年)
104.40亿元
10.1%
20.2%
12%
第三十四条基本战略措施
主要有:营造淮安市旅游品牌形象;主导产品带动战略;产品创新战略;实施淮安旅游业形象系统工程;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旅游业信息化战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化战略);旅游业闲暇化战略(面向国内带薪假期);旅游产品主导性和多样性战略;区域联动发展战略;强化旅游系统功能战略。
第四部分规划与实施篇第七章旅游业空间布局
第三十五条旅游业发展总体布局
“双核一轴”、点轴扩散为重点的淮安旅游总体发展格局。
第三十六条旅游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本规划综合考虑旅游资源组合格局、区域旅游互动及旅游产业区域组织管理,规划淮安市旅游产业区域空间布局为:以淮安名城名人综合旅游功能区为中心、以盱眙山水名胜旅游区为辅助中心、由洪泽悬湖渔乡与百里古堤风光旅游带联结“双核一轴”式区域旅游核心集团;以及金湖苏北水乡生态旅游区、涟水千年酒乡与生态休闲旅游区。各旅游区主要特征及功能如下:
(一)淮安名城名人综合旅游功能区
范围包括淮安市清河区、清浦区、楚州区、淮阴区。主要旅游功能为全市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全市旅游产业的核心区,旅游服务及休闲基地和重点名牌旅游产品基地;全市旅游组织系统的核心(旅游客源组织、旅游产业组织、旅游空间组织核心);全市旅游的重要客源地。
旅游发展主要措施有:实施城市旅游形象工程——景观改造、城市雕塑、城市亮化、城市绿化、城市休闲空间的组织;培育全国品牌——名人旅游系统工程,现有龙头旅游产品(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等)精品化;开发建设古运河——漕运文化旅游产品系列,建设古运河文化长廊;培育以饭店、旅行社为主的旅游企业综合竞争力;旅游营销策划及旅游产品形象驱动工程。
(二)盱眙山水名胜旅游区
范围包括盱眙县及相邻的洪泽湖区。主要旅游功能为,淮安旅游两大中心之辅助中心;联结淮安与以南京为中心的宁镇扬、宁合(肥)芜(湖)都市圈的旅游跳板(stopover),也是联结南京与宿迁、徐州的节点;淮安市明文化、山水名胜区及山林生态旅游的重点地区;带动洪泽滨湖旅游带启动发展的重要节点。旅游发展主要措施有:完善旅游产业结构——重点扶持旅游组织及营销;拓展旅游产品,建设泗州城地面可视化标志,开发水上旅游线路;完善旅游产品格局及旅游服务设施;树立特色旅游形象——策划苏北小山城景观特色——山街购物一条街;第一山景点品位提升及周边环境进一步整治;铁山寺旅游产品由生态观光游向生态休闲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