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洪泽悬湖渔乡与百里古堤风光旅游带
范围包括洪泽县、淮阴区,主要以沿洪泽湖滨湖风光带为主。主要旅游功能为,联动淮安市区域内两大核心旅游区的重要通道,以湖光、古堤为旅游特色的洪泽湖观光旅游基地。旅游发展主要措施有:重点协调与水利部门关系,明代洪泽湖石堤“石工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丰富通道型旅游带旅游服务设施,加强景观保护,充分利用沿湖大堤205国道进行多方位旅游开发,策划结合“石工墙”、洪泽湖大堤及205国道区段建立洪泽湖古堤风景名胜区;加快开发洪泽湖新型旅游产品——洪泽湖旅游休闲、民俗风情游以及体育旅游产品。
(四)涟水千年酒乡与生态休闲旅游区
范围为涟水县。主要旅游功能为,生态旅游开发休闲型旅游产品;江苏乃至中国酒文化特色旅游区;能仁寺、五岛公园旅游开发满足本地居民及近距离游客的需求。旅游发展主要措施有:开发酒文化专题旅游产品;复建能仁寺,加强五岛公园与妙通塔等产品的资源整合,扩大景区规模;针对“三百”生态林适宜野营、徒步旅游的特点,建设辅助环保设施及旅游设施。
(五)金湖苏北水乡生态旅游区
范围包括金湖县及相邻的高邮湖、白马湖滨湖区域。主要旅游功能,淮安市东南大门,开通苏锡常扬市场的通道;产品以苏北水乡为特色的农业生态旅游产品为主。旅游发展主要措施有: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开发旅游产品;万亩水杉林开发蓄水林间栈道休闲观光产品;白马湖建设竹木水上了望塔台和岛上休闲设施;万亩荷花荡进行合理规划,增加区内文化内涵,丰富植被,兴建休闲设施,长远与高邮湖联动开发;将生态观光产品的开发与发掘民俗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使生态景区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增加游客的参与性。
第三十七条旅游依托区域城镇网络等级体系规划
1、基本城镇依托:宁连徐“Y”型城镇网络体系:南京、镇江、扬州都市圈及徐州、连云港等城市;洪泽湖周边城镇网络体系。
2、淮安市内旅游网络等级体系由中心旅游城镇和特色旅游镇或旅游景区构成。其中,中心旅游城镇为主城区清江浦(名人、历史文化风貌区、园林)、楚州区淮城镇(淮安古城,名人故里,旅游度假、休闲中心)、盱眙县盱城镇(以山水旅游为特色的城市);特色旅游镇有明祖陵镇、码头镇、老子山镇、闵桥镇、流均镇、徐集镇、蒋坝镇、高沟镇等。
第三十八条旅游业区域扩散与区域协作
1、以交通线路为依托向山东、安徽、浙江、上海等江苏周边的三省一市旅游交汇区扩散。
2、以资源为基础与省内外旅游区域景点之间协作,包括汉文化——徐州、宿迁;明文化——南京、北京、安徽(凤阳皇陵)、湖北(显陵);恩来文化——绍兴、铁岭、北京、天津;淮扬文化——扬州、南京、镇江;淮河文化——安徽等;漕运文化——北京、天津、杭州、扬州、苏州、聊城;古镇文化-江南水乡六镇;水利文化-江都、都江堰等。
3、与周边地区差异化产品的互补,形成苏北、苏中、宁淮旅游专线进行区域扩散。
第八章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项目规划
第三十九条主要旅游产品类型
淮安市旅游产品的主要类型有:名人文化旅游产品、历史文化旅游产品、旅游节庆旅游产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娱乐健身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产品、水乡民俗旅游产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