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发展10家销售收入超5亿元企业,增强工业发展活力和后劲。积极营造发展环境,壮大民营企业。到2010年,金城江成源冶炼厂,形成年产6万吨铅锑和6万吨硫酸,实现年销售收入5亿元的生产规模;南丹新南星锑业公司,形成年产3万吨锑、8万吨硫酸、1万吨高纯氧化锑和2万吨铅,实现年销售收入6亿元的生产规模;都安藤芒编织制造业,形成年产编制成品1000万件(套),实现年销售收入达6亿元的生产规模。扩大企业生产能力,发挥规模效益。到2010年,罗城糖厂,日榨制糖加工能力扩大到8000吨,年产4万立方米蔗渣中密度纤维板,实现年销售收入达5亿元;环江中密度纤维板厂年生产能力扩大到15万立方米,实现年销售收入5亿元;南丹酒厂,年产酱香型系列丹泉酒产量扩大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河池自来水公司,日供自来水规模扩大到10万立方米,日处理污水达5万立方米,实现年销售收入5亿元。大力发展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名贵中药制剂产品,到2008年,广西河丰药业有限公司,达到年产3亿支岩黄莲注射液、1000公斤喜树碱和10亿粒胶囊,实现年销售收入8亿元的生产规模。组建河池运输车辆集团公司,到“十一五”末,形成年产15万辆农用运输车的生产能力,并带动零部件加工制造、产品营销、机械维修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实现年销售收入7亿元。整合河化水泥厂、大金城水泥厂等一批重点建材企业生产能力,“十一五”末,形成年产水泥300万吨及各类建筑装修用材的生产规模,实现年销售收入超7亿元以上。
依托通道和城市,建设6个城区工业加工区,吸引和集聚优势产业。借助大通道的集聚功能和城市较为完善的服务功能,加快河池·东莞工业加工区、南丹、都安、巴马和罗城6个城区工业加工区的建设步伐,打造开放型工业发展平台,集聚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集聚、资源汇集、技术密集的新型工业区。河池·东莞工业加工区分为一区和二区,一区为河池城区工业加工区,二区为宜州市城区工业加工区,将用于接纳和集聚东莞劳动密集型、资源型、高技术低污染等产业和企业,形成以制药、化工、电子环具、环保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和以农副土特产加工企业为主的工业加工区,培育以物流产业为主的集仓储、商贸、金融、运输、文化娱乐、体育于一体的服务业群。南丹城区工业加工区以有色金属高新材料加工为主,发展锡、锑、锌、铅、铟等有色金属深加工和伴生矿物回收深加工工业,到2005年,加工区冶炼能力达20万吨/年,10种有色金属年产量达10万吨,2010年达到20万吨。都安城区工业加工区,发展以农用运输车、建筑机械和农业机械为主的机械加工工业。巴马城区工业加工区,建设钛矿、硅矿、滑石矿等矿产品深加工基地和香猪、山茶油、保健酒等长寿系列食品加工基地。罗城城区工业加工区,发展葡萄酒、制糖、牛肉制品、中密度纤维板等农产品加工工业。
(二)大力发展通道特色高效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规模开发,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建设九大特色农业产业带和十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构建九大特色农业产业带,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效益。以大通道为轴线,构建罗城、都安98公里公路沿线山葡萄产业带,宜州至环江160公里公路沿线桑蚕产业带,宜州、河池120公里公路沿线种草(桔杆)养牛产业带,宜州至罗城、环江280公里公路沿线糖蔗产业带,环江70公里公路沿线速生桉丰产林产业带;构建金城江至都安、大化200公里公路沿线绿色农产品产业带,都安、大化110公里红水河水产养殖产业带;构建东兰、巴马、凤山三县130公里公路沿线油茶、板栗产业带和凤山县100公里公路沿线八角产业带。形成九条特色、规模和效益相统一的特色农业“百里长廊”。
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十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大通道农业“九个一万”示范项目和九大特色农业产业带,扶持、发展一批由自治区指导协调和列入全区重点项目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十大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到“十五”期末,形成以博庆集团和罗城凤糖集团为主体日榨2.8万吨制糖加工的生产能力和50万亩糖蔗生产基地;形成以罗城、都安山葡萄酒厂为主体年产葡萄酒10万吨的生产能力和40万亩山葡萄种植生产基地;形成以河丰药业和富源药业、仁信药业为主体产值达到15亿元的药业生产龙头企业和岩黄莲等10万亩中草药基地;形成以环江10万立方米中密度板厂为龙头企业的林产加工企业和60万亩速生桉生产基地;形成以宜州、罗城、环江、凤山缫丝厂为主体年产生丝1万吨的生产能力和30万亩桑蚕基地;形成以广西建邦、赛诺年产2万吨精炼茶油为重点的龙头企业和巴马、凤山、东兰等县80万亩山油茶种植基地;形成以凤山县八角茴香脑系列产品为重点的八角深加工业和凤山、东兰、巴马30万亩八角基地;形成以宜州肉类冷冻加工厂、巴马原林香猪开发公司、大化畜牧水产发展有限公司、环江食品发展公司为龙头的加工企业和80万头香猪、30万头菜牛、100万只山羊的养殖基地;形成东兰板栗贮藏加工龙头企业和70万亩板栗种植基地;形成依托柳州、南宁卷烟厂的覆盖南丹、东兰、环江、宜州、罗城的20万亩烤烟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