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的具体条件按照《建设部关于纳入国务院决定的十五项行政许可的条件的规定》执行。
第七条 禁止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建筑垃圾处置许可证》。
第八条 建筑工地、规划开发用地需要受纳建筑垃圾回填基坑、洼池的受纳单位和个人须到市城管行政执法局进行登记。市城管行政执法局应当根据城市内的工程施工情况,制定建筑垃圾处置计划,合理安排各类建设工程需要回填的建筑垃圾。
第九条 产生建筑垃圾施工现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按要求设置围栏、围板或围墙及排水设施;
(二)物料应堆放整齐;
(三)施工工地出入口地表要硬化,设置车辆冲洗平台设施,车辆清洗后方可驶出施工场地;
(四)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应当及时清运,不能及时清运的应当妥善堆放,采取防溢漏、防扬尘等措施,保持工地和周边环境整洁。下雨、雪后道路泥泞时,禁止车辆进出污染道路。
第十条 建筑垃圾处置实行收费制度,具体收费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各类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督促施工单位将工地剩余的建筑垃圾及时清除。
第三章 运输管理
第十二条 建筑垃圾运输单位,应具备与承运任务相适应的条件,运输车辆应有防撒落、飘扬、滴漏等措施,实行密闭加盖。施工中产生的泥浆及其它浑浊废弃物外运处置,应有专用车辆运输。
第十三条 施工单位可以自行运输建筑垃圾,也可以委托经过核准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运输。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在运输建筑垃圾时,应当随车携带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无密闭加盖装置车辆,一律不得从事建筑垃圾运输。
第十四条 承运建筑垃圾的车辆应当按规定的路线和时间运行,并按指定的处置场倾倒建筑垃圾。运输过程中不得超载、撒漏。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堆放建筑垃圾。确需临时占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堆放建筑垃圾的,应当征得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同意后,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同时应采取防止污染措施,占道期满后应将建筑垃圾立即清除干净。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 市城管行政执法局核发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人民政府或者监察机关责令纠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核发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或者超越法定职权核发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的;
(二)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不予核发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核发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