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政策 >>部门规章 >>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大纲

时间:2007-07-26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颁布者: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

颁布日期:2002-06-16

实施日期:2002-06-16

实效性:有效

     为指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特制定划大纲。

        总体规划内容要点如下:

        前言

        前言是关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简明阐述,包括该自然保护区基本特征、历史沿革、法律地位及编制和实施该总体规划的目的、意义等要素。

        1.基本概况

        基本概况是依据该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资料和现有信息进行的基本描述和分析评价,资料信息不够的应予补充完善。评价应重科学依据,使结论客观、公正。

        1.1区域自然生态/生物地理特征及人文社会环境状况

        1.2自然保护区的位置、边界、面积、土地权属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状况

        1.3自然保护区保护功能和主要保护对象的定位及评价

        1.4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社会发展功能的定位及评价

        1.5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划分、适应性管理措施及评价

        对自然保护区划分功能区以适应科学管理的需要,既是自然保护区保护目标的体现,也是为了更好实现保护目标。按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自然保护区可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应是最具保护价值或在生态进化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保护地区,所占面积不得低于该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1/3,实验区所占面积不得超过总面积的1/3。三区的划分不应人为割断自然生态的连续性,可尽量利用山脊、河流、道路等地形地物作为区划界线。

        1.6自然保护区管理进展及评价

        2.自然保护区保护目标

        保护目标是建立该自然保护区根本目的的简明描述,是保护区永远的价值观表达与不变的追求。

        3.影响保护目标的主要制约因素

        3.1内部的自然因素:如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指数下降等。

        3.2内部的人为因素:如过度开发、城市化倾向等。

        3.3外部的自然因素:如区域生态系统劣变、孤岛效应等。

        3.4外部的人为因素:如公路穿越、截留水源、偷猎等。

        3.5政策、社会因素:如未受到足够重视、处境被动等。

        3.6社区/经济因素:如社区对资源依赖性大或存在污染等。

        3.7可获得资源因素:如管理运行经费少、人员缺乏培训等。

        4.规划期目标

        规划期目标是该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目标的具体描述,是保护目标的阶段性目标。

        4.1规划期:一般可确定为10年,并应有明确的起止年限。

        4.2确定规划目标的原则

        确定规划目标要紧紧围绕自然保护区保护功能和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管理需要,坚持从严控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坚持基础设施建设简约、实用并与当地景观相协调,坚持社区参与管理和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

        4.3规划目标内容

        4.3.1自然生态/主要保护对象状态目标

        4.3.2人类活动干扰控制目标

        4.3.3工作条件/管护设施完善目标

        4.3.4科研/社区工作目标

        5.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5.1管护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5.2工作条件/巡护工作规划

        5.3人力资源/内部管理规划

        5.4社区工作/宣教工作规划

        5.5科研/监测工作规划

        5.6生态修复规划(非必需时不得规划)

        5.7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如生态旅游等)

        5.8保护区周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建议

        6.重点项目建设规划

        重点项目为实施主要规划内容和实现规划期目标提供支持,并将作为编报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重点项目建设规划中基础设施如房产、道路等,应以在原有基础上完善为主,尽量简约、节能、多功能;条件装备应实用高效;软件建设应给予足够重视。

        重点项目可分别列出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工作/工程量、投资估算及来源、执行年度等,并列表汇总。

        7.实施总体规划的保障措施

        7.1政策/法规需求

        7.2资金(项目经费/运行经费)需求

        7.3管理机构/人员编制

        7.4部门协调/社区共管

        7.5重点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8.效益评价

        效益评价是对规划期内主要规划事项实施完成后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评估和分析,如所形成的管护能力,保护区的变化及对社区发展的影响等。

        附录

        包括自然保护区位置图、功能区划分图、建筑/构筑物分布图。

        本附录只适用于已经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总体规划,申报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总体规划附录事项按现行要求不变。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大纲 的资料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辽宁丹东鸭绿江口湿地等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通知 [2012-09-24]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河北大海陀等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通知 [2011-12-26]
· 黑龙江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定 [2011-12-21]
· 黑龙江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管理规定 [2011-12-21]
· 黑龙江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环境保护规定 [2011-12-21]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