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数学基础检查
检查采用的平面坐标系统、投影方式和高程系统是否符合要求。
(四)精度检查
1.平面精度检查
检查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地物点相对于实地同名地物点的点位中误差是否超限。
2.接边精度检查
对图幅内或图幅间的影像接边处,检查镶嵌处同名地物点误差是否超限。
(五)影像质量检查
检查影像是否清晰,反差是否适中,色调是否均匀一致,纹理是否清楚,是否有重影。
(六)整饰质量检查
检查注记有无错漏、位置是否恰当,图廓内外整饰是否规范、完整。
(七)其他质量检查
1.检查元数据文件的数据项是否正确、完整。
2.检查文档资料填写是否正确、完整。
第十一条 数据库成果检查
(一)扫描影像数据检查
1.扫描影像数据清晰,能够区分图内各要素。
2.影像纠正后的同名控制点最大误差不超过图上0.2mm。
(二)分幅矢量数据检查
1.图内各要素的采集无错漏现象。
2.各要素的采集与矢量化底图相吻合,线划(点位)整体或部分偏移的距离不超过图上0.2mm。
3.数据具有严格的拓扑结构,不存在拓扑错误。
4.所有数据层的层名以及点、线(弧段)、面的属性结构与《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一致。
5.属性数据值正确,必填属性数据项不能为空值。
(三)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检查
1.图层名称与标准保持一致,必选图层不能有丢漏。
2.数据具有严格的拓扑结构,不存在拓扑错误。
3.相关图层(如地类图斑与线状地物、地类图斑与权属界线等)的空间关系必须正确。
4.相邻图幅应自然接边。线要素、面要素既要进行图形几何位置接边,又要进行属性接边。
5.地类图斑数据中无碎片多边形(面积小于400平方米且地类编码、图斑号为空值的)。
6.属性数据输入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