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统筹兼顾,配套建设。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兼顾保障性住房、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组织好新建安置小区的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污水与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和商业、教育、医疗卫生、无障碍设施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二、主要内容
(一)棚户区改造的范围规模标准
按照《意见》要求,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是指国有土地上集中连片简易结构房屋较多、建筑密度较大、基础设施简陋、房屋建成年限较长、使用功能不全、安全隐患突出的居住区域。城市棚户区为城市规划区内的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为城市规划区外的独立工矿棚户区。省级人民政府应结合实际情况,区分轻重缓急,合理确定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范围、规模和标准等,以便于规划编制和实施。
(二)规划期限
根据《意见》规定,明确规划期限即棚户区改造起止时间。
(三)总体目标
以2009年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的棚户区相关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分别确定规划期内城市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目标任务,主要包括改造面积、投资规模、套型标准、安置户数等。
(四)年度任务
根据总体目标和规划期限,合理确定城市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年度改造任务。
(五)政策措施
1、省级人民政府要明确对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的资金等支持政策。
2、市、县人民政府要落实棚户区改造的资金来源、税费优惠等政策,制定具体安置补偿办法。要按照批准的年度改造建设任务,及早科学编制棚户区改造的保障性住房(含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计划,优先落实保障性住房用地地块,严禁建设大户型高档住房,确保用地计划落实。原则上应实行原址改造,盘活存量土地,优化用地结构,完善服务功能,节约集约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