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两会

  • 2013年全国两会,指2013年3月上旬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3月5日-3月17日)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3月3日-3月12日)。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并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
  • 03.02 两会全国政协新闻发布会
  • 03.03 两会全国政协会议开幕式
  • 03.04 两会全国人大新闻发布会
  • 03.05 两会全国人大会议开幕式、

       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

  • 03.06 国家发改委主任答记者问
  • 03.07 科技部部长万钢答记者问
  • 03.08 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三次

       全体会议

  • 03.08 吴邦国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

       作报告

  • 03.09 外交部部长杨洁篪答记者问
  • 03.10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

       察院工作报告。听取国务院

       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说

       明。

  • 03.11 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四次

       全体会议,选举政协第十二

       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副主席

       、秘书长、常务委员

  • 03.12 全国政协会议闭幕会,俞正

       声发表讲话。

  • 03.14 人大第四次全体会议表决国

       务院机构改革决定草案

       选举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委员长等

  • 03.15 人大第五次全体会议决定国

       务院总理人选

       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

       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 03.16 人大第六次全体会议决定国

       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及各

       部委人选

  • 03.17 总理记者见面会

※  两会语录

  李克强——

  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改造一千万户以上各类棚户区,这既是解决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也是降低城镇化的门槛。

  李克强——

  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人民并不满意的增长,所以这里很重要的是,不论是污染的状况、食品问题,还是治理和处置的效果,都要公开、透明,让公众、媒体能够充分、有效地加以监督。

  辜胜阻——

  城镇化健康发展需要趋利避害,防范一些地方把好事办歪。要防有城无市的过度城镇化以及城镇化的“房地产化”

  姜伟新——

  “国五条”一定要严格执行,房价今年一定会往下走。

  吴晓青——

  必须针对重污染地区出重拳、用猛药,而且还要打组合拳。


都市世界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ityup

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都市世界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他认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人民是中国梦的核心,是城市的核心,两会存在的根源和目的所在。把脉城市发展,就是把脉人的发展,关注城镇化、关注生态环境、关注交通建设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生活环境。2013年两会,究竟在城市的发展上提出了那些值得关注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两会,把脉城市发展!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的提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乡统筹、节约用地、因地制宜、提高质量”等观点,使得城镇化再一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

本届两会给予了城镇化相当多的关注,居民是城镇的基础,因而所有的城镇化问题都离不开“人”的城镇化。但城镇化究竟要如何进行,如何才能把握正确发展的方向,城镇化建设的利益核心点在哪里,等等,都是我们必须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李克强定调城镇化:五年改造千万棚户

在中国经济的升级版中,这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可能都会在城镇化进程中遇到。李克强还特别指出:“要注意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改造一千万户以上各类棚户区,这既是解决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也是降低城镇化的门槛。”

温家宝:要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乡统筹、节约用地、因地制宜、提高质量。

聚焦两会:城镇化核心是“人”

城镇化究竟要如何进行,如何把握正确的方向,城镇化建设的利益核心点在哪里,等等,都是我们必须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本届两会代表、委员,也给予了城镇化相当多的关注,但居民才是城镇的基础,所有的城镇化问题似乎也都围绕着“人”而展开。

城镇化如何稳步前行?

城市居民为堵车、污染、房贵等“大城市病”所困扰,而农民“被上楼”、“半城市化”等问题也仍待解决,此外还有大约2.6亿农民工,希望逐步融入城市,并且有就业支撑,有服务保障。这些现实而迫切的问题让城镇化成为今年两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查看更多两会新闻>>>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而进行的就是生态环境的不断被破坏。所谓的“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老路”,但我们却不停的在重复着这段我们想避免的道路,生态环境不断的被破坏,大气污染、水资源破坏、资源短缺、垃圾围城等等,不停的困扰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在磕磕碰碰中我们走到现在,近年来保守雾霾侵袭的大众意识到环境治理已经刻不容缓,两会上的代表、委员们也不断的在进行探讨,提出意见和建议。

人大代表:生态文明建设入宪时机已成熟

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并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章。

吴晓青回应雾霾污染:粗放型经济模式系深层次诱因

今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反复出现雾霾,大气污染十分严重,给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群众的健康带来了较大的影响。这些问题的产生表面上看有不利气候条件的这一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我们认为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所积累环境问题的显现,高耗能、高排放、重污染、产能过剩、布局不合理、能源消耗过大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持续强化。

政协委员称环境问题不应随着雾霾散去而被遗忘

北京、上海遭雾霾“袭击”,部分城市交通拥堵、垃圾“围城”、内涝潜伏……随着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增长连续居于高位,中国社会面临人口、环保、安全等新一轮的压力,大城市纷纷遭遇精细化管理的瓶颈,有的难点问题已令政府部门如坐针毡。

河北委员:废矿治理是根治灰霾天的积极措施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王福强委员撰写了《从治理燕山、太行山废矿开始,恢复华北碧水蓝天》的大会发言初稿。为了让自己的发言稿更充实、更科学、更完善,他前往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向该院副院长张大玉、教授陈家珑等多名资深环保专家“取经”。

查看更多两会新闻>>>

我国作为拥有者悠久历史的国家,古建筑成为我国历史文化中必不可很少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能够很好的保存下来的古建筑并不多。再加上,我们没有及时和有力的保护现存的古建筑,使得古建筑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却是仿古建筑和仿造建筑,丧失了建筑的个性与意义。

“千城一面”这个问题不断有人提出,却始终无法改变这个现状,使得我国城市建筑越来越趋同,却来越丧失了城市个性与城市文化。在两会上代表们也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城市需要有自己的文化,建筑不能趋同。赋予建筑一独特的个性和文化才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的,而不是盲目的追求所谓的现代化。

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批古庙重建:毫无文化价值

冯骥才说,不少地方将早已消失不在的古庙“重建”。这些“重建”的古庙没有靠得住的史料依据,大多凭些口头的传说与记忆,想当然地干起来;而且为了“再现历史辉煌”,盖得愈大愈好,以彰显“文化政绩”。冯骥才表示,修起来的是毫无历史文化价值的东西,这种做法是对城市的进一步破坏。

哈尔滨市长:对违章违法建筑实行零容忍零补偿

宋希斌市长表示,哈尔滨在拆违方面的力度很大。违章建筑已经成为阻碍保障房建设的“拦路虎”。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维护城市建设的秩序,确保棚户区改造能够顺利的推进,哈市集中力量、市区配合、依法打击内外勾结骗取国家征收补偿金的违法行为。

推进城镇化建设应注重古村落保护

今年人代会上,西安外国语大学校长户思社联合其他8位全国人大代表交了一份建议。他们认为,在推动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应注重古村落的保护。他们指出,中国城镇化的进程是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如何在尊重历史发展趋势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保留文化遗存,应当引起重视。

查看更多两会新闻>>>

不论对于哪个国家或地区来说,交通建设都是无法忽视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当更多的人离开家乡寻找更多的工作机会时,城市的交通问题变得日益严重起来。不论是城市道路的拥堵,还是节假日返乡的热潮,都体现着一个国家在城市规划和交通建设方面的问题。但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却成为一个难题。

仅针对交通建设来说,要解决城市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更加完善我国的交通系统,更加便捷的交通才能够为疏散大城市人口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究竟如何解决交通问题,两会的代表们也给予了一定的关注。

新任交通部长杨传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作为新体制下的首任部长,交通运输如何谋划好下一步的发展,新华社记者为此独家专访杨传堂。他表示:“交通运输部将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狠抓职能转变,加强统筹规划,加快改革攻坚,不断推动交通运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奋力前行。为此,我深感需要做的工作很多、责任很大。”

如何缓解交通拥堵?人大代表建议系统治理

周光权说,交通拥堵已是一些大城市的“通病”。有调查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城市,市内汽车平均时速已从过去20多公里降至10公里内。同时,其它大中城市拥堵情况也日益明显,“有效解决交通拥堵,是城市发展要着重解决的难题”。

委员建议内地应借鉴香港经验优先发展公交

“城市越来越靓,道路越来越宽,交通却越来越拥堵!”来自特邀组的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得利集团总裁梁伟浩对比内地城市和香港的交通状况后,提出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唯有公共交通才能使市民出行方便、快捷,建议大中城市要优先发展公交。

查看更多两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