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孟伟在接受河南商报记者专访时称,目前水污染防治的状况是完全割裂的,国家应授权环保部,由其牵头,把水资源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管理。而对于灰霾治理,孟伟称,大气污染防治是个漫长过程,需要10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才会有明显改观,大家要有信心、有耐心、有定力。
关键词:灰霾
去年的“大气十条” 上了国务院常务会
河南商报:灰霾成了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一些人表现得比较偏激,你怎么看民众这种反应?
孟伟:我国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越来越大。但是,伴随经济的发展,还产生了和国际上一样的环境现象,就是大气污染日益严重。所以,现在灰霾天气是人人都关心的事情。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生态文明的重要部署,是向环境污染宣战的“动员令”。
河南商报:去年的“大气十条”出台有什么背景?
孟伟:2013年9月,国务院批准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又称“大气十条”,这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里程碑。以前从来没有单独一项环境保护的工作,拿到国务院常务会上研究、讨论、决定。据我了解,政治局常委也听取了汇报。这说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
生态补偿机制全国正在积极推进
河南商报:根据环保部要求,京津冀地区实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联防联控是区域性措施,还是全国范围内都应如此?
孟伟:我们现在确定京津冀地区实施联防联控,这不只是针对京津冀地区的,所有的大气污染问题都应该考虑联防联控。因为环境问题是没有边界的,行政区域怎么划是人为问题,但环境问题是自然问题。
河南商报:实施联防联控过程中,生态补偿是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孟伟:生态补偿机制全国正在积极推进,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听取了国务院关于生态补偿的报告,要求国务院抓紧制定生态补偿的条例。现在很多地方翘首以盼,等待国务院推出生态补偿的相关制度设计。今年应该有明显的进步。
投入50亿元支持京津冀不是因为北京老百姓特殊
河南商报:生态补偿应该是全国一盘棋,但实际上拨钱最多的还是京津冀地区,其他地方会不会吃亏?
孟伟: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大气污染防治是公益性项目,符合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支付的资金运筹方式,同时也要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安排。
按照2012年、2013年以及今年一季度的数据,区域大气环境问题暴露比较明显的还是京津冀地区。北京又是我们的首都,结构性污染又非常明显,通过中央统一部署,首先重点推进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防治问题。
中央优先投入50亿元重点支持京津冀,就是要破解这个最大的难题,给全国打造一个样本。这不是因为北京老百姓特殊,而是北京所处的地位决定了国家需要这样做。
治理灰霾大家要有信心、有定力
河南商报:你觉得根治灰霾问题,需要多久?
孟伟:不能说三五年就让大家每天都看到蓝天白云,但我也不认为必须得30年。根据我们现在的经济发展实力、对问题的认识和科学进步水平,已经可以通过科技创新、举国体制,加快治理进程。
我认为,在小康社会建成之日,就应该有个基本相适应的大气环境质量。一方面,大家要有定力,不要期望过高;另一方面,大气污染防治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10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才会明显改观。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举全国之力解决一个问题,我们要有信心、有耐心、有定力。
关键词:水污染
治淮河必先治理贾鲁河
河南商报:据媒体报道,海河流域是重度污染,淮河流域是中度污染,属实吗?
孟伟:如果从水环境质量,特别是生态系统健康的角度来讲,我是赞同的。海河的生态系统遭到了很大破坏,因为它不光是水环境质量不太令人满意,关键是它很多地方没水,没水当然生态系统不可能生存。淮河流域有水,但它是闸坝调控。我们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工业污染防治水平不断提高,有效缓解了淮河水污染的压力。
河南商报:淮河流域的治理重点是什么?
孟伟:我们说“治淮河,必治沙颍河;治沙颍河,必先治贾鲁河”,所以我们还是把贾鲁河的治理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如果把贾鲁河治理了,就能从技术模式上,给河南、安徽、江苏提供一个水污染治理的样本。
水污染防治和大气污染防治没有孰轻孰重
河南商报:在全国范围内,水环境是向好态势,还是压力很大?
孟伟:总体向好,但仍然存在挑战,挑战最大的还是海河流域。
河南商报:目前民众关注最多的还是灰霾天气,这会不会造成重大气污染防治,轻水污染防治?
孟伟:现在大家感受最深刻的是大气污染防治,在全国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里,也是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多一些。但是在国家的部署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清洁水行动计划、土壤修复行动计划,都在推动中。这里面是全面推进,没有孰轻孰重。
水污染防治不能“各管一段”
河南商报:水污染防治牵涉到多个部门,会不会出现“九龙治水”的状况?
孟伟:水污染防治必须改变目前的状况,不能把一个完整的水体割裂开来,各管一段。水利部管水资源,农业部管农业用水,建设部管城市污水处理和自来水厂,环保部管水质、淡水,海洋部管海水,我觉得这样是完全割裂的。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是“从山顶到海洋”,把水资源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来管理,我认为必须要整合。国家应该授权环境保护部,因为现在突出的问题就是水污染问题。统一做出规划,大家分头执行,统一由牵头部门进行考核。
河南商报:涉及协调,是不是会觉得环保部门弱势?
孟伟:环保部门的职能有50多项,但真正由环保部门牵头的只有40%左右。而在这40%里,还有一半是和其他部门交叉负责的,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能分解到其他部门,力量分散了,很难形成拳头集中力量办一件事情。所以,相对来讲,环保部门确实是弱势部门。
河南商报:应该如何杜绝重大水污染事件?
孟伟:首要工作是制定严格的突发性事故应对预案。就像防火要有消防验收一样,环境保护也要验收。过去只是验收烟囱排放,并不验收突发性事故问题,现在要把突发性事故的应对手段放在突出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