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波放射计
其它光纤感应器
AHS的主要应用是提供道路交通及路面情况,向驾驶者发出警报,并让控制中心按需要作紧急支持。AHS是针对过去日本交通意外事故的不同原因而设计,以达到以下各样的目的:预告前方可能出现的突发意外、预告可能出现的急弯、偏离行车线警告、十字路口防撞警告、右转车辆防撞警告、行人防撞警告、报告路面最新状况如积雪、淹水、破坏等。
一般认为AHS系统能对现在80%的交通意外发挥作用。
AVS则早在1991年开始推行,是国土交通厅科研专家和汽车制造商共同参与的计划,旨在提高汽车性能,其中涉及的保持车距系统、睡眠困倦警告和轮胎气压警告都正在采用。
AVS 主要分三期实施;第一及第二期巳在1995 - 2000 年结束,第三期将于2001-2005 执行,主要针对六项汽车技术改进:预警系统,减低驾驶者的操作负荷、回避意外技术,增强汽车性能、自动驾驶技术、减低意外伤亡程度、减低意外中汽车之损毁、全面汽车自动化技术配套,如GPS、无线通讯等。
总之,智能诱导系统时刻提供实时情报,减少意外和行车延误,预警驾驶技术错误一旦意外发生,作出适当的支持,日本当局相信,整个系统预计可减少50% 交通意外。
2、迅速扩展全国的ETC服务
2001年3月30日,电子收费服务(ETC) 在千叶等多个地区开始让公众使用。 最初收费路闸有63个,但直到7月23 日,ETC 已迅速扩展至日本3 个市区,使收费闸口达146 个。至2001 年秋天,日本全国收费闸数目巳增加到600 个之多,使用公路更包括交通枢纽如东名、名神高速公路等。日本当局预计到2002 年底,收费点可多至900 个。除了收费闸外,"环境道路收费"计划于2001 至2002 年间试验,此计划利用电子收费技术,将不同路段设置不同收费,鼓励驾驶者绕过密集的住宅地区,减低交通阻塞,空气铅浮粒子和二氧化氮。目前,此计划正在首都高速公路横羽线和湾岸线、阪神高速公路的神户线和湾岸线试验。
ETC 的施行也包括引进DSRC 专用短程通讯系统,用作ITS 全面执行时的信息骨干,高速传递大量信息,并在汽油站收费、停车场管理和物流协作中发挥重大作用。日本的ETC 会采用5.8GHz 频DSRC 系统,这是国际电讯联盟ITU-R (Radio Communic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建议并于2000 年5 月被采纳的国际标准。日本总务厅于2001 年4 月已修改本土电讯法例,方便引入多用途的DSRC 系统。
3、超过300万台汽车使用VICS
VICS 是一种数字数据通讯系统,将及时的道路交通情况传送给汽车导航仪器。日本于1996 年四月全球第一次应用此VICS 服务,截至2001 年6月,巳有317 万台汽车导航收仪器出口自日本,相信其中约40%的汽车正在应用日本的VICS 服务。
最初于1996 试行的VICS, 区域局限于东京都市圈(东京、千叶县、埼玉县、神奈川县)及围绕东京市100 公里的高速公路和东名、名神全线高速公路。至1998 年,计划扩展至东京圈、大阪地区、爱知县、京都府、长野县、兵库县的所有高速公路。而全国32 个县则于2001 年9 月使用VICS。
据了解,只要20% 的都市高速公路安装了VICS,交通阻塞相信可以减低10%;如果30%全国高速公路都安装了VICS,则因交通拥挤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可以减低6%。
4、为行人着想的ITS系统
此外,国土交通省于2001年2月至3月期间于大阪区的梅田试验了专为行人而设的ITS系统,整个计划是通过GPS技术,配合电子手帐(PDA)因路面和交通情况为残疾人士提供一条全无障碍的行走路线;比如透过GIS、地下铁路票和楼梯间设置的感应器,显示行人正确地点并提示应有的指引。
据了解,此次实验所搜集到的数据会成为建立行人ITS系统标准之范本。2003年,会让更多不同的公众参与进一步的试验,再评订应有的技术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