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交通,是社会民生与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国家推进发展全局战略的迫切要求。为了发挥现代交通在发展全局中的带动作用,实施交通信息化,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何谓交通信息化?交通信息化指的是以国家公共信息设施体系为基础,在交通行政管理和服务、交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交通运输生产、安全与效益等方面大力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用信息化带动交通行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全面实施交通信息化策略,对于交通行业的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其作用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
首先,提升交通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交通行政管理的办公效率,为建设“大交通”提供必备的管理条件。
其次,增加交通的科技含量、降低交通的资源消耗、调整交通产业结构、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提高交通整体效益。
再次,交通政府部门建设电子政务系统,加大监管的力度和手段,能够为企业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打造透明政府;交通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增强竞争力,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对于社会公众而言,交通信息化则能够提供更加便捷、安全和经济的交通出行服务。
本文将从一种微观和内部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本人所参与调研的杭州交通信息化建设进行个案研究,力图说明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并试图探寻在现行基本体制构架下可能的解决途径。
一、杭州交通信息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杭州交通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在市交通局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市交通信息中心成立后,交通信息化推进速度大大加快。
(一)系统信息化管理日渐规范
1.机构健全,领导加强
2002年底,杭州市交通信息中心正式成立。2003年,市交通局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局机关相关部门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2005年初,明确市交通局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与杭州市交通信息中心合署办公。根据市交通局的统一要求,系统各单位均明确了各自信息化工作分管领导、工作部门和具体专(兼)职人员,有的单位还成立了本单位的信息中心。
2.制度完善,行为规范
2005年5月,市交通局印发《杭州交通系统信息化工作规则》,根据“统一规划、分级实施”的原则,明确了市交通局、市交通信息中心和系统各单位信息化工作的职能定位。2005年9月,《杭州市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交通信息化建设计划管理程序,将信息化建设计划与公路、水运、站场一起列入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中。另外,从2004年9月以来,市交通信息中心相继印发了《杭州市交通系统外部网站建设规范》、《杭州市交通系统内部办公网站建设规范》、《杭州市交通系统计算机安全管理办法》、《杭州市交通系统计算机保密管理办法》以及《杭州市交通系统相关网站维护责任》、《局机关访问互联网守则》等一系列内部规范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