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做新能源不是为了国家形象,不是为了让外国人高兴,更不应是为了抵挡外国的贸易制裁而采取的权宜之计,而是为了我们自己。”
新一期《南风窗》的这段话震耳发馈。与新能源紧密相连的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是外国人来忽悠我们的吗?为什么全球气候变暖、碳减排已然成为国际政治外交的焦点问题?低碳经济为我们提供了何种视野?
上周五,应禅城之邀,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郭万达博士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上,做了一场关于低碳经济的精彩演讲。他认为,低碳经济为禅城打造精品经济提供了新的动力,为禅城打造精品城市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新的方向,禅城可以率先提出“建设低碳经济示范区”。
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但又超过气候变化本身
“低碳经济这不仅仅是一个炒作的概念,它有着丰富内容和内涵。”在欧洲等地考察达半年之久,郭万达接触了大量一手材料,并致力于低碳经济与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研究。
低碳经济是一种选择还是一种必须?是一种时尚还是一种必胜的战略选择?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还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在对低碳经济的一系列国际背景进行研究后,郭万达认为,低碳经济的提出既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但又超出了气候变化本身。低碳经济以能源的变革为核心,但涉及到人类居住各个方面、各行各业,主要又与能源、工业、建筑、交通部门有关。
从国际上看,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很多发达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抓手。目前,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世界很多发达国家纷纷将刺激经济的重点放在新能源开发、节能技术、智能电网等领域,将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作为新的战略增长点。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公布的刺激经济计划看,都将新能源发展和能源效率提高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措施之一,通过政府投资或鼓励私营部门加大这一领域的投资来实现向低碳经济的转型。
低碳经济并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思维,而且是全社会的发展思维,关乎经济发展模式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产业结构发展。他认为,低碳经济就是新经济,是新的产业革命、技术革命,新的经济增长点,低碳经济涵盖了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理念,从某种程度上说,与中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不谋而合。
接下来的问题在于,如何利用低碳经济、低碳技术进行改造提升,发展低碳物流、低碳商业、低碳旅游?如何在零售业中广泛应用低碳技术、节能技术?低碳经济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能源互联网)、居住方式(低碳建筑)、出行方式(低碳交通),这是否意味着将可能改变商圈和商业的业态?从食品到建材、从家具到灯具、从空调到包装,零售业如何“卖”低碳产品?从超市到MALL,低碳物流将如何影响零售业的物流和配送?低碳消费将怎样改变人们的文化和消费者心理?
对此,他预言,低碳经济创造的产值可能比互联网还要大。
禅城提出建设低碳经济示范区正当其时
“应该培育发展低碳城市,建立区域性低碳经济的示范区。”郭万达曾撰文呼吁,大力培育发展低碳城市,粤港澳共建优质生活圈,更应该建设一个粤港澳的低碳经济示范区。在与禅城各方的互动中,他对禅城节能减排工作的努力和超前思维表示赞赏。他说,陶瓷产业新能源与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就是典型的低碳技术革新。
低碳经济是系统性的革命,是新技术的应用,是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禅城正处在历史上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和新的发展阶段的交叉口上,这是一个提出“率先将禅城建设成为低碳经济的示范区”合适的时机。
“我们说两转型一再造,我们的经济该往哪个方向转?城市该向哪个方向转型?环境又如何再造?”郭万达提出,低碳经济、低碳产业、低碳城市、低碳环境为禅城提供了新的动力、新的视野和新的方向。
“无论是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行动、广佛同城化的定位要求,还是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的内在要求,禅城都有必要发展低碳经济。”郭万达认为,经济基础、空间布局、后发优势等都是禅城的有利条件,禅城走低碳经济之路正当其时。禅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低碳经济这个重要抓手来进行产业的升级转型,是城市更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