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山位于湖南省中西部,是资江与沅水的分水岭,因山顶长年积雪而得名。邵阳、娄底和新涟冷,均位于山脉东部。依托雪峰山和资水的险要地势,原本聚居于此地的少数民族,曾一度自给自足,“旧不与中国通”。直至北宋,该地区被开发置县以后,瑶、苗、汉等民族逐渐融合。
历史上,新化、涟源、冷水江三地均曾隶属邵阳管辖,后来划归娄底成为县级市。而今,为了走出雪峰山,“搭车”中国东西部铁路的交通大动脉,邵阳及新涟冷四个本属“一家门”的城市,却不得不争个面红耳赤。
2008年12月6日,沪昆高铁长沙至昆明段预审方案评审会召开。会上,中铁二院和中铁三院均推荐了建设长度相对较短的北线方案,即新涟冷线。
于是,李江就遭遇了前述一幕。
4月5日,数百名“按捺不住”的邵阳市市民再度涌向邵阳市政府,抗议地方政府“保路不力”。与此同时,个别“憋不住气”的邵阳市政府干部,甚至私自乘坐火车奔赴北京“上访”。
“铁道部的最初规划是从长沙直达怀化,中间不设站,是我们邵阳市政府主动向省政府申请,力陈沪昆高铁在中间设站的社会和经济效应。现在,铁道部终于同意在中间设站了,却没有邵阳的份儿,这不是我们耕田、他人收粮吗?”邵阳市老干部局科长孙建仁说。
由于话题敏感,孙建仁是《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过程中唯一 一个愿意公开身份的政府公务员。
“我已经向上级领导表态,除非你用科学的依据说服我,否则即使免我的职,我也还是会一个人跑去北京‘上访’!我已经给铁道部部长写好了信!”孙建仁称,沪昆高铁是客运专线,如果不在人口最多的地方设站,根本就不符合科学发展观。
邵阳市政府网站数据显示,1990年末,邵阳市“全市总人口为676. 68万人,居全省14个地州市首位”,“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25人,较全省平均密度高出38人。”
“沪昆高铁走新化经冷水江,然后从涟源进入娄底,这是最直的路线。如果说客运专线必须照顾大部分人的利益,那么沪昆高铁的全国乘客都要为了邵阳市多绕一个弯,这合理吗?”冷水江市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政府人士表示,“12年来,邵阳人争得了上瑞高速、二广高速、洞兴高速(2009年开工),争得了洛湛铁路、怀邵衡铁路和娄邵怀普铁,其运力已经完全满足地区经济的发展需求;现在再要求沪昆高铁绕一个弯,完全是不顾大局的行为!”
娄底抱团:节省14公里投资
“如果沪昆高铁长沙至怀化段选择经娄底、邵阳至怀化方案,线路长度相对经娄底直至怀化要多出14公里;按照沪昆高铁正线每公里1.31亿元的造价估算,经过邵阳线路将增加工程概算18.34亿元。”
在铁道部设计的南、中、北三条预选线路中,南线和中线均经过邵阳,唯独北线方案,是同时经过了娄底市及其下属的涟源、冷水江和新化三个县级市。
为了获得唯一的“北线机会”,涟源、冷水江和新化三市选择了“抱团争路”,其中冷水江与新化两市,更是打出了“沪昆高铁,冷水江(新化)人民需要你”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