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修直了好,还是拐个弯好?
现在,湖南省政府正遭遇此项选择的烦恼。在沪昆高铁湖南段的三种方案中,如果选择北线,铁路将直线经过地级市娄底、县级市新化、涟源和冷水江(下称“新涟冷”),但绕过湖南省第一人口大市——邵阳;如果选择南线和中线,铁路将多修14公里,以曲线方式经过娄底和邵阳,但必须放弃。
由此,地级市邵阳和原属邵阳、现归娄底的新涟冷之间的“抢路”矛盾,一度被激发。该次“抢路”行为背后,其实是沪昆高铁沿线发展本地经济的强烈企图心。同时也是否意味着,除了铁路经济外,目前大家都没有找到新的思路,所以大家都只有争,只有抢。
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我国铁路营运里程将从2005年的7万公里提高到2010年的9万公里,目前,国务院批复的铁路投资额已经高达2万亿元,其中在建投资规模超过1.2万亿元。
在落实国务院经济刺激方案、铁路建设提速的大背景下,类似湖南的“抢路”行为绝非个案。
一线调查
中国高标准客运专线湖南引“纷争”
3月23日,当一名年过七旬的邵阳老者突然跪在自己面前时,李江除了扶起老人外,无法做出更多表态。
老者是邵阳某中学退休教师,湖南省委、省政府重点新闻网站“红网”邵阳论坛的版主,网名“锷未残”。李江是湖南省政法委书记。他此行前往邵阳,目的在于就沪昆高铁的选线设站进行调研,听取当地群众意见。
2008年11月,铁道部传出消息,继京沪高铁之后,中国第二条时速350公里设计的高标准客运专线——沪昆高铁,将于2009年提前开建。娄底、邵阳、新涟冷等湖南湘西的铁路沿线城市闻风而动,为了争取高铁过境,竞相展开了各自的游说与争夺。
沪昆高铁是国务院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项目之一,投资2800亿元,全长2066公里,计划于2009年底提前开工建设。
李江抵达邵阳之前的2008年12月,为确保沪昆高铁不被“舍直取弯”,新涟冷三市率先发起了“万人签名争路”行动。其中,2009年1月20日,由冷水江市青年联合会、冷水江市创业者联盟、52LSJ论坛组织的“万人签名活动”,号称取得了超过10万个的群众签名。
冷水江青年创业联盟成立于2008年初,是一个以网络为主的交流社团,主要由冷水江籍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后结成。因为经常外出,该社团人士对交通敏感,所以迅速成为了冷水江市护路联盟的主要力量。
邵阳自然不敢怠慢。自2009年2月起,高呼铁路应该“市场取向”的口号,邵阳市也连续多次发起了“万人签名保路”行动。其中,邵阳市原书记、市长、人大主任等退休老干部,均在争取沪昆高铁行经邵阳的签名活动中签名表示支持。
手心手背都是肉。李江的难处在于,邵阳和新涟冷四个城市都在积极争取,但是,按照现有的三条规划方案,无论选择哪一条,都必定会有城市失望;自己唯一能够承诺的,就是完整地向上级领导转达地方群众的意见。
兄弟阋墙:雪峰山下的高铁之争
“铁道部的最初规划是从长沙直达怀化,中间不设站,是我们邵阳市政府主动向省政府申请,力陈沪昆高铁在中间设站的社会和经济效应。现在,铁道部终于同意在中间设站了,却没有邵阳的份儿,这不是我们耕田、他人收粮吗?”
如何穿越雪峰山,将直接决定沪昆高铁在湖南境内的路线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