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世界产业格局重构中占据高点形成新的竞争力?广东一直在积极探索实践中:
世界坐标,去年6月份出台《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描述的广东新战略目标回答了以上问题:坚持面向世界,服务全国,努力建设成为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
世界基地,去年7月份,省委、省政府出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提出建立既与世界接轨又有广东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争当全国现代产业发展排头兵,把珠三角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带和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
审视世界产业发展大势和国内产业竞争态势。珠三角产业布局正“坚持高端发展的战略取向,建设自主创新新高地,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进制造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世界级企业和品牌。”实现从参与国际低端竞争向参与高端竞争转变。
先行先试◆◆“试验区”“先行区”再担重任
《纲要》最大的亮点在于再次赋予珠三角地区发展更大的自主权,支持率先探索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全国科学发展提供示范。
如果说30年前,中央给予广东“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就是当时的八个字,广东“闯出一条新路”,成就珠三角的奇迹崛起。那么30年后,《纲要》赋予珠三角发展更大的自主权,支持率先探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科学发展,先行先试”八个字,珠三角再次踏上科学发展新征程,肩负全国改革“试验田”的历史使命。
“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试验区”、“先行区”,珠三角先行先试再担重任。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中大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广东省经济学会会长王珺认为,《纲要》再次赋予珠三角改革发展“试验田”的重任,是珠三角地区经济率先发展的普遍性。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试验区,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这个地区出台的每一项政策措施、管理体制都曾给其他地区带来一定的示范作用,连这个地区形成的生活方式也会引起其他地区的借鉴、参考甚至仿效。
面对先行先试的重任,广东将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率先取得突破,为科学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纲要》通过第二天,省委常委会议就研究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抓紧制订配套政策和专项规划。
珠三角在行动,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珠海社会管理综合改革试点,佛山、中山、惠州的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等试点城市的方案开始密锣紧鼓制订当中,《纲要》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广东和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
中国引擎◆◆“多层次产业圈”实现圈层辐射
“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这一定位体现国家对珠三角地区辐射带动作用寄予的厚望。
与其他区域相比,依托外向型经济发展起来的珠三角发展腹地不深,对内地的辐射带动力相对较弱。强化珠三角的对内对外辐射作用和带动力是珠三角未来发展拓展的新空间。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肖金成说,《纲要》提出发挥珠三角对环珠三角地区和泛珠三角区域发展圈层辐射带动作用,这是一个创新。珠三角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目前经济实力也是比较雄厚的地区,它有能力带动广西、海南、江西南部和湖南南部等周边省份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