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城市文化北京宣言》的主笔者,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秘书长石楠
石南:尊敬的各位会议代表、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按照 大会组委会的安排,我就《城市文化北京宣言》的起草和修改的过程,向大会作一点说明。作为本次大会的一项重要的成果,《城市文化北京宣言》的起草和修改工作,得到的会议的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的直接关心,并且得到了来自23个国家的1000多名会议代表的大力的支持。《宣言》的起草工作,从今年的三月份正式开始进行。大会筹备委员的主要负责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先生,建设部副部长仇(博士)、国家文物局局长()先生,就《宣言》起草工作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并且就《宣言》的主题内容和框架结构提出了十分具体的意见。单()局长主持了起草工作,《宣言》起草小组认真研究和相关的历史文献,分析的城市文化领域目前面临主要问题和挑战。认为作为当代的城市决策者,政治家、规划师、建筑师、文化工作者、文物保护工作者,以及我们的普通市民都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我们必须亲自强调文化对于城市发展,对于提高和改进人民生活质量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提高全社会对于城市文化问题的关注。必须审时度势创新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路。特别是必须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角度,促进和推动城市文化建设。加强历史遗产的保护工作。
经过三个月艰苦的工作,在征求了多位国内外专家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之上,四易其稿,最终由仇部长和孙部长审定后,于六月初形成了中英文本的会议征求意见稿。并且在本次会议的前夕,提交各位与会代表讨论。
在会议期间,与会的代表们十分关注和重视这份宣言,就宣言内容、结构以及文字,提出了很多具体的修改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吴良镛教授等一批中外资深专家,提出了不少极有见地的观点。起草小组认真研究和采纳了大家的建议,对《宣言》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与完善,形成了《宣言》的最终文本。
在大会即将讨论通过《宣言》的时刻。作为《参与宣言》起草工作的执笔人,我十分感谢各位领导和与会代表对于《宣言》起草工作的支持,特别是我要感谢直接参与起草工作的国家文物局的郭先生、陈先生、刘先生。没有大家的支持,就没有这份《宣言》。同时我也期待着,作为我们起草小组的共同愿望,希望这份《宣言》能够得到与会者的认可。并且能够由此唤起全社会对城市文化建设的关注与重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