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月逵也:我们日本经历过很多地震灾害,看到邻国这样的惨事我们也希望予以支持。
最近,在本日也发生了大地震,这个照片请看一下,是日本的延寿县东北部地区发生的大地震,跟四川一样,是在山区发生的地震。我们想跟四川比较一下,虽然震级没有那么大,但也有裂倒。我们希望提供一些经验,给中国作为参考。
现在科学不断进步,请大家看一下这张图,从70年到2005年,这三十年之间日本发生4.5级以上的地震地点规模和深度。日本整个国家都位于大陆架相交之处,过去经历过很多海啸等等灾害,而且在日本有很多山脉,占日本国土70%都是崇山峻岭,有30%是平原,在30%的平原中居住着一亿两千万的人口。最近我们预计会在太平洋侧发生地震,所以我们在做各种各样的准备。而太平洋这一侧,我们有很多大城市,包括东京、打扮、名古屋。今天我介绍的其中一个阪神大地震就发生在神户后背。
根据灾情不同,对应的措施也是不同的,请看一下这个照片,这是山区发生的地震情况,和汶川地震是一样的,是山区。在山区发生地震的时候,村落之间的道路会被切断,而且搬运救灾物资非常困难,同时收集灾情也不是非常容易的。还会发生一些滑坡,在日本也发生了二次灾害。还有地震,因为山体会发生松动,再遇上余震也会发生灾害,而且灾害会长期维持下去。地方政府能力有限,规模比较小,它本身也是受害者,所以需要中央政府给予全面支持。在灾后,在这些地区搬运紧急物资、生命线物资,相应的港湾和海上运输通道都会限于瘫痪状态,而在城市发生赈灾的状况不一样,这个照片显示的高速路崩溃的情况,是95年在日本神户发生了大地震,有很多高架桥都坍塌了。还有新干线,动脉干线会被破坏,从而给整个国家造成很大影响,这样它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造成很大影响,所以日本就以干线道路的修建为最优先的课题进行。还有就是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也要把干线道路优先重建的项目列进去。同时,还会发生一些余震,发生余震沿路的一些房屋就会倒塌,堵塞路段,所以,我们必须要把一般道路和紧急输送道路分开,这样可以让紧急车辆通行。
左边这张图是山区发生的地震,右边是城市型的地震。整个灾情相应的应对措施都是不一样的,发生地震以后,人们的宜居生活环境没有了,他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家人,失去了工作,所以他们非常绝望,我们在重建的时候应该给他们建一个非常宜居的环境,让他们有梦想,有希望。2004年10月23号,在新谢县中月地区发生了山区型的地震,这是这十几年来非常典型的地震。这两种地震发生之后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应呢?左下边是阪神地区。地震刚刚发生之后,我们怎么紧急应对呢?第一个就是要搜集信息,发生地震之后,最重要的就是把握灾情,迅速地收集信息,特别是紧急的应对方面需要获得很多信息,包括道路桥梁等公共设施的受损情况。但一般灾区都是电话不通,又发生停电,所以很难获得灾区的信息。一般来说,地震发生之后,越是灾情不容易获得的地区,它的受害程度越大,阪神大地震的时候,它是黎明发生的,发生之后,灾情最重的地区几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新谢县也是完全孤立的村落受害信息都没有传出来。灾区地方政府也是受害者,他们要应对病难的人员,所以中央政府需要直接介入收集一些信息,包括地方政府所管理的道路桥梁损伤情况,深山的滑坡情况,颜色湖的发生情况,这个照片就是新谢县发生地震,我们中央政府进行调查的情况,左上边是山区的调查情况,右边是对道路的调查情况,左下边是井盖突出来了。中央政府在地震发生之后立即斯特格尔摩立刻到当地灾区进行调查,国土交通省我们要做防灾方面的政策制定,我们与全国各地机构建立防灾信息网络,在电话不通的时候也可以获得灾情信息,而且我们在全国各个地方设置了地方分支机构,配备了直升飞机,所以,我们通过直升飞机可以实时获得灾情图像信息传达给全国,可以上中央政府,向首相汇报,也可以向地方政府传播这些信息。
第二个,我谈一下避难所的情况。避难所是失去住所的人们,给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场所,在这里就是必须向他们提供生活上所最低限度所需要的,水、食品、服装等。所以,地震发生之后,这样的避难所必须要能抗震、是安全的,在日本的避难所基本上选择的是中小学校和高中,是由国家指定的,这个照片就是地震发生之后,作为避难所使用的高中情况,避难所用的是体育馆,日本基本上用的是中小学校的体育馆,体育馆比较大,而且顶棚比较轻,负荷比较少,所以在发生地震的时候比其它建筑物更抗震。当然其它的建筑物也有抗震结构,但是没有体育馆这么大。还有就是向灾民传达信息,让他们知道去什么地方可以拿到水、食品食物,要把这些工作流程事先定好。地方政府,还有当地居民,事先应该知道避难所在哪儿,怎么样避免。在避免所,一般就是援助物资,在很早的阶段就送他们一些水、食物、服装、空调等等,但是简易的厕所确实不够,因为无法上厕所,有很多人都生病了。在发生新谢地震的时候,一些建筑工程公司,把他们在建筑工地用的厕所提供出来,有一千多个左右,但是因为它是抽取式的,所以最后这些厕所都不能用了。在日本都是冲水式的厕所,下水道建得比较完善,但还是会发生这些问题。后来我们就考虑在中小学的厕所安装一些存积式的厕所,也就是它可以把这些粪便通过专用的下水道输出去,在井盖下有一个阀门。在避难所是集体生活,有时候到活动板房建起来为止,有时候大家要在一起生活两三个星期,两三天还能够忍受,时间一长,灾民有隐私的问题,他们精神上有很多压力,所以我们还需要对他们心理方面给予一些支持。
第三个,介绍一下日本的灾区建筑物应急危险度判断程度。在发生地震之后,有一些建筑物虽然没倒,但是因为余震它有可能受到破坏。所以,我们要迅速地去分析、判断哪些建筑物不会引起二次灾害。所以,在完全重建之前,对于建筑物的危险性信息就需要向大家提供,这个非常重要,这样可以降低避难所的收容能力。在日本有一个应急危险物判断制度,有三个标签、红、黄、绿,红是不能进去,黄色是有问题的,绿色的就是安全住宅,如果有绿标签,即使发生余震,人们也可以回到自己的家里生活。进行判断的人员要有资格,同时他们还要进行专门的研修,研修之后有一个特别的资格颁发,他们是作为志愿者活动的。
第四个,干线道路的紧急应对措施。发生大地震的时候,山区会发生滑坡,路面会遭受损害,会有凹凸不平的路面,我们可以用沙土来填凹凸不平,可以建一条紧急车道,这个照片就是紧急建的干道。在日本虽然桥墩没有关系,但是桥横如果要掉下来道路也会受阻,所以我们采取了措施,让桥横和桥墩、桥座能够固定,我们有一个固定装置,这样桥横就不会滑落下来了。
这个照片是高速路的紧急重建情况,干线道路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也会有凹凸不平,这个照片就是在修道路的情况。高速路为搬运物资这方面非常重要,所以要开通干线道路是刻不容缓,在日本的不同路段,我们指定了一些工程公司,让他们在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对道路进行紧急检查和维修。如果裂度是4以上,他们会自动出来进行检查。在新谢县发生地震的时候,有一个高速路专用道,地震发生15个小时之后,我们指定为紧急交通通路,禁止一般车辆通行,利用这个时间修补路面,19个小时之后,紧急交通道路就开通了。
下面我们再谈一下堤坝的情况,一般河流填堵堤坝,一般下大雨它会崩溃。为了防止这个情况发生,在的上端灌顶用一块塑料布盖上,为了防止堤坝下游河流水位上升,我们在下雨之前进行紧急的水位下降工作。
下面我讲一下紧急的重建措施,我们在日本跟汶川大地震一样,也会形成堰塞湖,在山区发生地震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会形成堰塞湖,上个星期日本严守也发生了堰塞湖,山体崩溃之后,河流就会受阻。上个星期,严守县发生的地震形成16个堰塞湖,现在还正在采取措施修复。堰塞湖形成之后,附近的道路基本上不能通行,和汶川大地震一样,我们搬运物资必须用直升飞机。颜色湖跟汶川大地震相比虽然很小,因为它很小,所以我们采用排水方式很简单,用抽水泵的方式排出来,然后我们做一个临时的排水通道,这是临时性的措施。最后,我们还会建一个防洪的排水通道。
另外,我们还需要疏散下游的居民,在安全排水通道修完之后,必须疏散他们,有时候时间会很长,他们不知道上游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在上游整个的工程情况我们不断地传播给下游的居民,让他们了解我们工作的情况。
另外,我再讲一下紧急运输通道确保的事情。为了有效地搬运紧急物资,需要指定专用的紧急通道,对一般车辆进行管制。因为一般的道路沿路有很多居民住宅,还有十字路口,所以进行管制非常困难,这个图是神户发生地震时候的情况。这个地方政府在事前都会指定一些紧急道路。但同时光要做紧急通道,还要让一般的驾驶人员告诉他们还有可以绕行的道路。这样不让一般的车辆进入紧急通道,就可以有效地搬运这些物资。但是地震发生一段时间之后,很多居民就要求解除交通管制,我们任何立刻解除交通管制,在出口会造成拥堵,这样会影响整个物资的搬运,所以在这一段时间我们认为不应该解除管制。还有在日本有很多方便店,方便店可以向居民提供很多方便的水、饮料、便当, 我们向提供方便当档的车提供了专用通道。
还有一个是活动板房的运输活动,我们应该有一个优先顺序,让老人、孩子们先入住,其他是采取抽签的方式。
还有一个是地震之后有很多人员失去了自己的社区、交流通道,所以他们精神上压力很大,有一些老龄人他们足不出户,有时候还会出现自杀人员,所以在阪神大地震的时候,我们为了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在每100个活动板房为单位,我们建立了一个交流中心,就是向大家提供一些心理方面的咨询。同时还有一些志愿者,他们也可以开展这样的活动,因为在新谢县发生地震的时候,就吸取了阪神大地震的教训,让整个社区的人,尽量是同样社区的人一起搬家,不会打乱他们之间的联系。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发生地震的时候,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联系非常重要,在地震发生之后,有很多东西是不一样的,比如利用中小学校当成避难所,还要利用楼宇倒塌利用一些瓦砾,所以要用特殊的法律法规在当地做这样一些工作。还有一个是灾后采取哪些轨道走上正常的生活,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要做的是生命线重建的工作。
在新谢县发生地震的时候,出现了地基液化的情况,请看这张图,因为埋在底下的管道突出来了,使道路很难通行,在地下管道填埋材料我们用了透水性比较强的材料,这样再次发生液化现象的时候就不会出新道路凹凸不平了。还有神户式是木头的住宅,所以防火也很重要,所以要建防灾公园,这涉及到土地规划的问题。在日本相关的项目。另外,灾民都希望尽早的回到自己的家里生活,我们为了使城市整个计划能够更好的进行,所以我们根据日本的建筑标准法规定震后两个月的时间实行建筑管制,在这个时间我们就可以制定规划并公布于众。
对于灾区的民众来说,一个是住宅的重建,还有一个是重新工作。比如说在住宅方面,我们可以向他们提供一些供应住宅和廉租房,地方政府也提供这样的住宅,但当时神户的人不愿意去其它地区居住或者找工作。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对老龄人来说,他们原来按揭贷款买的房子,失去房子要新购商品房,又要贷款,对他们来说双重贷款时候双重压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阪神大地震之后,我们日本建立了“灾区生活再建支援法”,就是对维修自己房屋的家庭提供最高300万日元的支持。还有一个就是向老龄人提供一些价格比较便宜合理的住宅。
另外日本还有一个商品房的问题,在日本的商品房每个人是有所有权的,所有权是分块的,你买的那一块所有权是归你,公寓要是都倒的话,到底是重新给他重建,还是维修,需要居民4/5以上的人同意才行,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想法,到底是把公寓重建,还是维修,还把土地卖了以后到其它地区居住,这个总是悬而未决,用了很长时间才解决这个问题。还有一个就是为了让居民们重新走上自食其力的道路,还要确保就业,日本启动了特别融资制度。另外,我们还创立了赈灾复兴基金,比如说有补贴制度、支援制度,但这还不够,我们还在研究是不是还有其它制度能够让灾区的民众尽早的实现自立。
这个基金,我们在发生阪神地震的时候,筹措到的基金是9000亿人元。比如说我们用这个钱做什么了呢?就是向灾区的人们买房子的时候,利息补贴,然后就是让灾区的志愿者给他们提供活动资金。
最后我做一下总结,第一点就是防灾,就是要建一些防灾设施,要对公共设施、生命线的一些设施必须具有抗震结构,拓宽道路,减少市区密集的程度。第二点,做这些准备需要很长时间,要很大费用,所以我们要有心理准备,防灾措施并不是万无一失的,有些还没有完成,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就是要知道所有的这些即使进行了防震设施,它也是有可能倒塌的。而且紧急的一些应急措施、操作流程事前应该大家都熟悉,而且要指定一些灾后重建应该负责的组织人员。第三点,提供信息,就是反映灾情的信息非常重要,这时候除了地方政府,中央政府要介入。最后一个,为了应对地震灾害,首先是要自助,之后要大家互相帮助,最后是政府要出面。另外,每个家庭应该检查你们的房子是不是抗震的,如果居民们采用了抗震建筑住宅,国家是不是考虑一些减免税的措施?我们日本是灾害列岛,所以日本有这样的准备,一般都准备两三天的水和食物,同时把洗澡水留在洗澡盆里不倒掉。我从各个角度讲了日本地震的经验,我希望中国汶川地震的人们尽早走上正常的生活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