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我把中国的这条线和河北这条线比较一下,河北原来在2000年的时候是离开中国的平均线的下面,要落后8个点,但是进入新世纪的七年中,河北和整个中国的城镇化快速的接近,现在只剩下4个点,这样快速的进展,这就是河北,河北到底快到什么程度,河北反映整个中国快速的特别重要的一个面,所以把这个会放到这里开是有特别意义的。过去我们规划界对河北关心得太少太少,所以我们今天也在这里给同志们说,我们要多关心这块地方,我们忘记太多时间了,这块地方关注得太少了,这实际上是整个中国城镇化很大的一个发动机。
整个中国的城镇化是什么过程呢?要说数据就在这里,英国从20%到40%用了20年,德国用了80年,美国用了60年,日本用了30年,中国从20%到40%同样仅仅用了22年时间,从81年刚达到20%,到03年接近完成40%,这么一个快速的强度在发展,我们再看看河北,河北在整个中国城镇化率一直属于偏低的地方。从2000年到2005年,它在全国的位置一直在快速的提升,到2006年提升得更加快,最重要的是下面这张表,这就是中国,这就是我们的河北,大家可以看到,河北是整个中国省会城市中间城镇化速度最高的一个城市,它是唯一一个超过2个百分点的城市,这在世界历史上都少有的,相当于美国一个州,或者一个省会,是这么一个足球。还有一个点是特殊的,就是重庆,这是一个特别式。假如要了解中国的城镇化,可以研究河北的城镇化,了解河北的城镇化,才能理解中国城镇化的压力、强度、速度。
这就是河北城镇化的速度,大家可以看到,这样快速的跑起来,这是从2000年26%左右到现在的40%,就是这么一个速度在快速地增长,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在的河北省。
整个国家可以看到,我们每一年快速的人流,从农民走向城市,到2000年的时候,全国在城镇里面务工农民1.2亿,这相当于多少国家的人口都没有这么大。在乡镇就业人口达到1.5亿。劳动力转移整体从改革开放的30年,转移了2.1亿人口,07年上半年农村在全国的务工人口比前一年还要增长8600万人口,所以同比增长还在快速提升。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中国城镇化里面大小城市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这是从78年到现在。整个城市的数量从193个涨到661个,特大城市从13个涨到54个,而小城镇,我们可以看到,涨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中国城镇化大小比例变化是非常有意思的,上面小城镇从总比例最多,逐步逐步缩小,到1980年的时候,是最少的时候,也就是大城市在发展最快的时候,这也正是我们中国提出要控制大城市的时候,数据正好和我们的国策是相反的,大城市发展比小城市快。到了以后,我们不太强调大小规模政策的时候,反而小城市发展得更加快。这是全国的城镇建成新面积的总体需求,总体面积的扩张没有人口流动快。
从人均数量可以看到,到2000年,整个中国每一个人城镇里面建设用地是一直在下降的。到了2000年的时候,整个中国的城镇人口用地不到50平方米,这在全世界是极低的,这要比较客观的认识到。有些学者说中国的城镇人均面积远远超过西方,这是不科学的,这有大量的数据可以说明中国的人均面积是极其小的,密度是很高的。当然从2000年以后是扩张得比较快,但是总体上来说,到55%也是属于高密度的城市。
总体来说,就想说明一点,城镇化引起了人居环境恶化,热导效应、集聚效应等,以及在整个城市群中的生态压力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瓶颈,生态已经成为我们整体的瓶颈。
我们再看一下环境到底到了什么程度,人均用地2007年到2000年,我们城镇化估计每一年还以一个百分点增长,当然可能河北还是以1.5到2个百分点的速度在增长。城镇化区域,每一年还是以增长一千平方公里的速度在责任,耕地每一年下降4000平方公里,可以看得出,中国每一年下降4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中间,城市用了1/4的土地,还有3/4的土地在哪里,有其它大量的区域设施在完成用掉了。中国的2/3的城市不同程度的缺水和水量性的缺水同时存在。660多座城市中400多座缺水,100多座严重缺水。从建材上来看,耗掉了全球水泥的40%,建成钢材耗掉全世界的20%。这些生态事件也是非常厉害的,包括05年的松花江,07年的太湖蓝藻事件,现在汶川的地震灾害,从这中间可以看到大量生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