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武岩生)
“未来城市发展一定要注重生态环保。”在廊坊2008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暨首届河北省城市规划建设国际博览会上,“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以“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为题,进行了演讲。“生态城”建设,将成为未来城市建设的主流方向。我省也在生态城建设里程上迈出重要步伐,万庄生态城和曹妃甸生态城呼之欲出。
在论坛中,有专家表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达到44.9%,城市生态问题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现有非理性城市化模式非常容易造成板块化和凝固化。“如果现在不抓紧进行生态化,等以后再来考虑,就没有机会了。”
生态世纪呼唤“生态城”
我省副省长宋恩华在论坛致辞中表示,21世纪是生态世纪,人类社会将从工业化社会逐步迈向生态化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下一轮的国际竞争是生态环境的竞争。对一个城市来说,哪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好,就能更好地吸引人才、资金和物流,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城市基础设施滞后、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日益显现,解决保障城市经济发展与改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是摆在每一个城市规划和建设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万庄生态城起步
继天津、重庆、上海等地陆续出现生态城概念后,我省也在生态城建设里程上迈出重要的步伐,9月19日,廊坊80平方公里的万庄生态城建设全面启动,廊坊打造城市发展“第三极”的大幕拉开。
根据廊坊城市发展规划,廊坊市区为“三点组团”式发展结构,由主城区、廊坊开发区及万庄三大板块组成。作为“三点组团”中距首都北京最近的“一点”,万庄是三个组团中尚未被开垦的“处女地”,也寄托了廊坊未来城市发展的梦想和希望。
万庄生态城将成为廊坊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生态城产业以信息产业、总部与研发、可持续技术应用、后现代农业示范为核心,形成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成为区域性休闲消费中心。在提升廊坊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同时,还将进一步优化全市产业结构,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到2020年,生态城GDP总值预计达到293亿元,其中第三产业贡献率达到50%。
万庄生态城3年内将完成投资120亿元,开发建设启动区2500亩及23平方公里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将投资15亿元,完成展示中心及12.5公里路网,完成产业研发园、休闲购物中心、区域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站、原生态文化住宅区的规划设计、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
而这些生态城的总体目标是,太阳能电池与建筑一体化,绿色建筑为建筑主体,服务业为城市产业发展主向,以步行、自行车、公交等绿色交通为交通主体。人口规模在30万左右,建成周期8-10年。
据介绍,整个万庄生态城将通过三个阶段开发,第一个阶段主要为产业建设,建造厂房吸引产业入驻,万庄生态城未来的产业定位为信息产业、总部与研发、可持续技术应用、后现代农业示范。第二个阶段为中高端住宅、商业开发,最后将是高端住宅、商业酒店开发。
整个万庄生态城最终将形成1500万平方米的房地产开发面积,其中住宅面积达到1200万平方米,项目成熟后将有30万人口迁徙于此。据称,万庄现有15个村和10万人口,开发过程中,万庄生态城不是隔离农村的单一城市开发,“区域中保留了大量基本农田,保留了万亩老梨树。”
曹妃甸生态城出行靠双腿
除了万庄外,备受瞩目的我省一号工程曹妃甸也将引入生态城的概念,本次论坛对“曹妃甸生态城”也进行了专题研讨。据透露,唐山市欲斥巨资打造曹妃甸国际生态城,总规划用地可达260平方公里。
曹妃甸生态城作为曹妃甸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建设意义重大。在生态城建设中,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生态理念为主要内容,坚持规划先行,把握城市建设精髓,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协调,经济、社会、环境统筹发展,努力将曹妃甸生态城打造成人民群众的“幸福之都”。据透露,近期唐山将启动起步区造地、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配套等工程建设,保障生态城项目8月份正式开工建设。
“届时,多数出行需求通过步行、自行车完成,使用清洁能源,打造世界级的滨水公共中心”,唐山一位与会专家憧憬道。
解读:何谓“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的内涵不断丰富。世界普遍认为“生态城市”理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的全方面的时空和谐;物质、能量、信息的不断趋于更高效利用;所有生态要素都进入一种良性循环,局部及整体处于最优化的状态;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