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维修”或“保护”性拆除 >>拆与建 >>
 
复古“地标建筑”,无关文化有何用处?

时间:2012-03-07  来源:中国网  作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作为建国以来北京最大规模的“名城标志性历史建筑恢复工程,北京市准备在6个地点,实施历史文化名城标志性景观的恢复。6个地标建筑,分别位于右安门、永定门、左安门、天桥、西便门和地安门。(人民网 2月24日)

失去的才是最珍贵的。有的历史建筑拆掉了,比如梁林故居以及众多的名人会所;有的建筑又重建了,比如这曾经被拆掉的城门和城墙。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之间,再看看这些将要新建的城门、城墙,真的令人感慨万千。

“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奠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歌唱时间漫不可信的变迁”。多年以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如是说。然而这些新建的城门和城楼还诉说些什么呢?我们即使有巧夺天工的工艺,有修旧如旧的本事,可谁都知道,那些新建的城门和角楼终究是新建的,那些逝去的已经永远逝去。

北京城的“保护者”梁思成先生曾以诗一样的语言向周总理描述:“北京古城四周雄壮的城墙,城门上巍峨高大的城楼,紫禁城的黄瓦红墙以及美丽的街市牌楼”。可如今的北京城呢?

多年前的强拆与今天的重建,这种因果轮回实在令人唏嘘。如果那些城门和角楼没有拆除,如果没有那么多的高楼大厦,我们也许根本用再煞费苦心地对右安门等标志性历史建筑进行恢复。而今天的巨大投资也是旧时拆迁时的一时快感所酿下的苦酒。

我们可以很迅速地建设起一个个地标,可这些地标的内涵却大打折扣。这就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依然在重复类似的悲剧。一方面对那些历史建筑、历史文物视而不见,让他们在挖掘机的轰鸣中化为尘埃;另一方面又大肆地建设一个个“假古董”来彰显历史情怀。

六十年前,北京为缓解交通压力大拆城楼、城墙,林徽因对时任领导吴晗说:“你们今天拆的是真古董,有一天,你们后悔了,想再盖,也只能盖个假古董了。”北京城新建的6个地标其实也是“假古董”,因为真正的文物已经随着当时的拆迁灰飞烟灭。历史不可以重来,但教训却就在眼前。建几个地标很容易,可我们能不能不再重复扒了再建这样的悲剧?(关东客)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复古“地标建筑”,无关文化有何用处? 的资料
· 中国建设报:法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手段多 [2013-08-08]
· 传统建筑:徽州古建筑启动数据库保护模式 [2013-07-25]
· 保护古建筑需遏制地方政府盲目卖地冲动 [2013-06-20]
· 广州古建筑为何没能在“缓拆令”下幸存? [2013-06-17]
· 评论:守住“文脉” 当严限古建筑异地迁建 [2013-05-23]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