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军事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全称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位于复兴门外复兴路9号,是以军事历史为主题的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建于1959年,占地面积约9万平方米。馆舍建筑呈山字型,中央部分有七层,两侧为四层,是北京五十年代"十大建筑"之一。
112-木樨地:旧为菜地,系白云观庙产。以产黄花菜闻名。黄花菜即金针菜,可食,色泽金黄如桂花。桂花又称木樨,故以此称之。
113-南礼士路:南礼士路早在金元时代就是一条官道。明代建都北京以后,建立了月坛。按照旧时的规矩,通向坛门的主道,称为神路,或或神路街,或称礼神路。今南礼士路即当年通往月坛的主路,明代称礼神街,清代称光恒街。又:北京旧时的交通运输事业落后,骡、马、驴、骆驼等畜力是主要的运输工具,因此北京有骡马市等。今礼士路北口,有驴市,称驴市口。1911年以后,驴市雅化为礼士,此路位于驴市之南,故名南礼士路。
114/204-复兴门:民国二十八年(1939)于邱祖胡同、卧佛寺街西口左近始辟城门,初名长安门。并无门楼,只是豁口。抗战后,长安门改称复兴门,寓国家复兴之意。
115-西单:因南端有单牌楼,故名。牌楼额题“瞻云”,称瞻云坊。因牌楼在皇城之西,故习惯称西单牌楼,简称西单,与东单相对。《故都变迁纪略》卷六载:“西单牌楼民国十二年(1923)拆毁。”
116-天安门西:因位置在天安门以西而得名。天安门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l7年)。原名承天门,以示皇帝“承天启运,受命于天”。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建后,改称天安门.既包含了皇帝是替天行使权力。理应万世至尊的意旨;又寓有“外安内和,长治久安”的含义。明、清时,天安门是皇城的正门,城门五阙,重楼九楹,高为33. 87米;1970年翻建后高达34.7米。它造型典雅,是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