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北京的变化让人目不暇接,而变化最大、让人感触最深的就是北京的交通了。从悠长的胡同到静谧的小巷,从热闹的马路到繁华的街道,从宽阔的高速公路到封闭的环路,北京的道路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行走在路上的人,奔驰在路上的车辆,所有的这一切,每天都在改变。本期的交通专辑将带你追溯这变化的源头,让你亲历这30年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如今,北京街头有这样一种公交车——它不冒尾气,噪音低,乘坐舒适,而且,在它身上闻不到一点汽油味。这就是列入国家“863”计划和北京“科技奥运”规划重大项目的电动公交车。目前,北京的121线路,就有14辆铅酸电池公交车在运营。预计晚些时候,北京路面上还将出现一批技术更为先进的锂电池公交车。
根据北京的承诺,到2008年举办奥运会时,北京将组建一支电动公交车的特殊奥运车队。两年之后服务奥运的公交车可能会是什么样子呢?与现在的公交车又有什么不同?为此,我们走访了京华客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的王主任。他为我们描述了电动公交车发展的大致方向。
“目前我国的公交车通常都使用三级踏步,而我们设计的车只有一级踏步,更方便老人、儿童和残障人士上车,这是国际上公共客车的设计潮流。”王主任向我们介绍,新型电动公交车采用超低地板的设计,踏板高度约为360毫米,比目前投入运营的低踏板公交车还低20毫米。而路牙高度通常在150毫米至200毫米之间,高于超低踏板的公交车车门。但这种新型电动公交车由于底盘采用了空气悬挂系统,到站后,车身可向车门倾斜,使得车门高度与路牙基本持平,乘客不用高抬腿就能迈进车厢。考虑到残疾人乘车问题,新式电动公交车还配置了由司机控制的轮椅上下车踏板,当踏板伸出后,残疾人无需别人帮助,自己就能把轮椅摇进车厢。车厢内还专门设计了固定轮椅的装置,以避免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摇晃给残疾人带来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