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点都不用担心。总体图似乎挺复杂,真的走在这些路上就会发现,怎么走都很方便。”北京南站交通枢纽工程现场指挥李显明告诉记者,为最大程度地便于旅客进出,避免交通拥堵,进出北京南站的高架线路都是单向行驶的,而且每个路口都有明确的指示牌。这也借鉴了机场航站楼的道路设计,看着复杂,其实所有的方向都是单一指向,最便于识别,按照指示牌走就不会错。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核心区域的北京南站,环绕其椭圆形的建筑构造有一条2.8公里长的高架环路。这条路使南站具有了一个大环岛的作用。张建民说,在开阳路拥堵时,他曾经驾车从北京南站绕行由二环到三环,快了不知多少倍。即便是交通不拥堵,绕行南站虽然稍微远了几百米,但是一路没有红绿灯,畅行无阻,同样比走开阳路要快。
路网的完善还为北京南站增加了5个地下车库出入口。过去的北京南站地下车库只在西侧有两进两出的出入口,而不久后,在东侧将增加三进两出的出口。由于此前只能在西侧进出地下车库,北京南站的地下车库实际上只投入了一半面积,约500个车位。而东侧的出入口开放之后,东侧地下车库也“解放”出来,车位数将能够翻番。
21条公交线路接驳南站
正在负责南站外部路网工程收尾的张建民,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就是:“以前到南站做过动车组吗?有点儿晕吧?”
这句话真是说中了记者的心思。记者曾经分别乘公交车、自驾车去南站乘车或接人,第一次都有过“摸不着方向”的经历。比如第一次是乘坐20路公交车去北京南站,结果在“北京南站”下车后却发现是在二环路旁,要想进站坐车还得到北京南站南广场,离此还有一站地呢。向旁边的交通协管员打听才得知,到南广场还需要换乘一条摆渡车一样的临时公交线。
“以后肯定不会了。”听记者讲述了一下自己的遭遇,李显明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