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明介绍,所谓的北京南站南广场,其实和很多人理解的“广场”差距非常大。南广场并非一块空旷广大的区域,只是一个狭长地带。与北京南站一起投用的南广场主要作用是公交通道和站台。此前,只有5条公交线路在南广场停靠。而标有“北京南站”的几十条公交线路,实际停靠地是在老南站旁的二环路附近。
北京南站交通枢纽投入使用后,南站北广场将成为最大的公交接驳港湾。
北京南站的设计借鉴了航站楼,而南站北广场的公交站台设计则借鉴了铁路站台的方式。在北广场地下二层,共有5条公交站台,每座站台可用于两条公交线路停靠。乘客由地下二层出站,乘滚梯到地下一层换乘公交车,避免了人流和车流的混杂。
本月底,随着地铁4号线的开通,北京南站北广场将先期开通公交线路7条,包括20路、84路、102路、106路、458路和旅游专线,另外夜班线203路也将开进北广场。
到2015年,北京南站的客流量将达到每年1.5亿人次,设计高峰期日发送旅客能力达50万人次,远远超出目前北京站、北京西站日发送旅客30多万人的能力。而除了铁路客流,北京南站交通枢纽还要承担公交和地铁换乘的客流。张建民介绍,南站交通枢纽的设计基本要求是要与南站客流匹配,同时满足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需要。到本月底投用后,南站交通枢纽能够达到日均30万人次的客流量,而且还有足够适应增长的余量。比如北广场的公交站台,设计可供10条公交线路同时停靠。而现在实际上投入使用的只有5条公交线路、一条旅游线路和一条夜班线路。
此外,在北京南站交通枢纽工程中新建的东西走向站前街,也将大大改观换乘公交车的不便。据介绍,此前靠近二环路的老北京南站站点将挪至站前街上,9条公交线路将在这里停靠。而站前街离南站北广场仅一步之遥,从这个“北京南站”下车的乘客,将通过北广场地上一层直接进入南站北入口。届时,将有21条公交线路“零距离”接驳北京南站。
张建民说,此前有旅客感觉到南广场乘公交车有点“晕”,有一个原因是南广场的狭长地带上还承担着公交车停车场的作用,车辆、人流都非常多。而随着北京南站交通枢纽东南角总占地面积一万七千多平方米公交场站的建成,南广场也将得到“解放”,实现人车分流。
此外,北京南站交通枢纽还开辟了5个自行车停车场,北广场3个,南广场2个,方便旅客、市民的各种出行方式。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副主任李晓松告诉记者,“建立与现代交通相适应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体制机制,为城市正常运转和市民出行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是北京交通近年来也是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
看来,“实现交通与城市和谐发展”,关键是“要方便广大市民出行、最大限度减少路网交通负荷”,北京南站交通枢纽工程开了个好头儿。 制图/任海
链 接
北京南站出行全攻略
4号线即将开通,车站位于北京南站地下二层。
14号线年内开工,2015年年底前通车,车站位于北京南站地下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