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30分钟跑完全程
房山线年底先开通苏庄站至大葆台站的10站,与9号线换乘的起点站郭公庄站暂不开通。房山线试运营后,预计日客流在7万人次左右,列车跑完全程约半小时。
地铁开通初期行车间隔为10分钟,试运营一年以后,再根据客流量等运营需求缩短行车间隔。
房山线作为郊区线,平均站间距达到2.3公里,明显大于城区地铁线路,而且列车时速较快。将于2012年开通的9号线跨越城区,站间距较小、列车时速相对较慢,因此两条地铁线不具备贯通运营的条件,但可在郭公庄站实现同台换乘。
装修展开“城市画卷”
房山线11个车站中,除了大葆台站和郭公庄站为地下站外,其余9座车站均为高架站。高架车站的外观为统一样式,设计方案为“城市画卷”。车站造型犹如一张正在慢慢打开的画卷,整体形态与“等待描绘的新城展开画卷”的构思相吻合。
据了解,房山线车站在顶部的开口,使站台更加开放,有利于自然通风,夏季站台热空气自然排出。站台的材质采用玻璃幕墙与普通幕墙相结合的方式,“画卷”的外延两端设计成三角形的玻璃幕墙,从外向内看为淡淡的墨绿色,从内向外看则是透明的。
车站高架站设候车室
一般的高架地铁站多为两层结构,而房山线由于在施工过程中需跨越许多铁路、道路等,为了避免线路上下起伏过大,所有高架车站均“抬高身高”,设计成三层结构:一层为设备层,二层为售票的站厅层,三层为乘车的站台层。在每个高架站的站台层,均有两个特设的候车室,这是房山线车站的创新之处。
长阳站作为全线唯一一座进行一体化设计的车站,外部人行天桥的两端搭建起了两个小平台,未来可与周边建筑无缝衔接。
设施引入摄像机联动
在北京地铁中,房山线首次引入摄像机联动功能。全线各站设置了电梯呼叫电话、站台紧急电话等呼叫、求助设施,当乘客触发上述
设施后,车控室值班员的监视器显示画面会自动切换至乘客呼叫位置的摄像机画面。车站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处理乘客的各类呼叫事件。
房山线大葆台站还在国内地铁中首次采用空调和制冷群控系统,一改过去多机组、多系统的操作程序,实现“一键式”操控。该空调和制冷系统高效节能、静音无振动,乘客将感觉更为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