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2月8日至12日,市规划委会同市发改委、市交通委、市建委、市基础设施投资公司和其他相关政府部门,邀请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成都等地的60余名地铁专家(其中包括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分为五个专家组(总体组、线路组、土建组、设备组和概算组)对北京地铁四号线工程的初步设计文件(除马家堡车辆段、龙背村停车场、宣武门站、黄庄站、北京南站及其两端区间外)进行了预审。经过四天缜密审查,议定事项如下:
一、专家评审主要意见
(一)专家组一致认为:初步设计文件内容全面,基础资料和数据基本翔实,主要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符合规范和初步设计技术要求,设计依据充分,工程的总体规模、设备系统的选择及设备配置满足客流的需要,总体上是合适的。线路、站位、出入口和风亭基本落实稳定,车站建筑总体布局、结构设计及施工方法基本合理。文件在设计内容和深度上达到了初步设计的要求,其中除马家楼站、西单站、西直门站、白石桥站以及新调整的菜市口站、西四站、动物园站等尚需深入研究、补充设计外,其他方案总体基本可行,经过修改完善后,可以作为开展下一步工作的依据。
(二)初步设计中应进一步完善的内容:
1.马家楼站的配线设置不能满足30对/小时的折返要求,以及平峰时入段列车清客的需要。因此,应结合南延线的建设方案重新研究马家楼站的配线设置。
2.菜市口站、西四站、动物园站因站位及施工工法的调整,建议有关部门加大管线拆改、交通疏导协调力度,保证上述三站能按时开工,降低工期风险。
3.根据新调整的线网规划方案,有可能改变白石桥站换乘条件,同时新街口站也将与规划十六号线换乘,故这两座车站的设计方案宜作出相应调整。
4.菜市口站、西四站应进一步做好换乘方案。其他各换乘站应尽可能细化换乘方案,少用通道换乘或力求缩短换乘通道长度,改善换乘条件。在满足使用功能及投资增加可接受的前提下,预留换乘节点必要的工程措施,便于后期施工。
5.车站内设备用房及管理用房的布置应按专家组所提具体建议进一步优化设计,以合理压缩车站土建规模,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和施工风险。
6.四号线南延至黄村的线路长度和四号线车辆基地承担的任务,应根据线网规划要求具体落实,以作为马家堡车辆段和龙背村停车场的设计依据。
7.西直门站的环线上已预留与四号线之间的联络线位置,在本站西端原预留了道岔设置条件,现被取消。建议充分了解和研究原联络线的设置功能要求,并与有关部门落实后慎重决策。
8.建议取消出入口段的自动扶梯检修通道,当上下行均设扶梯时,与其平行设置的人行楼梯最小宽度可采用1.2米。
9.覆土厚度过大(例如超过6~8米)明挖的区间隧道(包括渡线段等)建议进行回填土和建造两层结构的技术经济比较。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请建设单位和设计部门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对条件已经成熟的工程抓紧开展施工图设计,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二)请市地铁建设公司统一地铁四号线、十号线的技术标准,并在设计中逐一落实。
(三)根据新调整的2015年线网规划(未批复),进一步研究白石桥站、新街口站换乘节点方案,同时研究菜市口站、西单站、灵境胡同站、西四站4座换乘站换乘方案进一步优化的可能性。
(四)根据线网调整规划方案,进一步研究落实马家楼站站型和配线、增设折返线的设置方案及马家堡车辆段和龙背村停车场的规模。
(五)请设计单位按照专家所提具体意见优化车站总平面布局,使车站用房布置的合理、紧凑,尽可能压缩车站土建规模,以降低施工风险和工程投资。
(六)请设计单位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完善初步设计,进一步优化调整初步设计工程概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