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号线,天通苑人的重生”。昨天早高峰,天通苑一路畅通。 陆岗 白明辉/摄

屏蔽门遇故障将有专人处理。资料图片
地铁5号线“功效”立竿见影昨天早高峰记者惊喜发现,天通苑7年来头天不堵车
在谷歌搜索引擎输入“天通苑堵车”的关键词,会显示有46000个查询结果。据天通苑最早的一批居民回忆,这里堵车的历史可追溯到7年前的2000年左右。昨天(8日),在第23个黄金周后的第一个早高峰,天通苑却罕见地未出现拥堵。交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分析原因时称:“5号线的开通,吸引了大批乘坐铁路交通的出行者。”
7时15分
不拥堵早高峰首现天通苑
昨天7时15分许,记者在天通苑北一区附近看到,许多居民正沿着立汤路辅路步行向地铁5号线天通苑站。“我们以前都是先坐公交车到13号线立水桥站倒城铁,虽然只有3公里,却要堵30至40分钟。”一位姓彭的居民告诉记者,在星期一早高峰,最晚能堵到10时左右。
随后,记者从天通苑站乘上列车,仅用了4分钟就到达立水桥换乘站,时间是以前的十分之一。在列车上,记者观察,立汤路上并未出现以往的大面积拥堵,仅在太平庄和东小口两个路口前,车辆变得有些缓慢,但并不影响车辆通行。另外,在立汤路上行驶的公交车上,乘客也比以往少了很多。8时许,记者在立水桥换乘站前看到,曾经庞大的“黑车”和“摩的”队伍也不见了。“以前到这里都会非常头疼,‘黑车’把本来就不宽的通道堵得水泄不通,每次要坐城铁只能挤着往前走。”
9时
汽车族“弃车”乘坐5号线
9时许,记者来到5号线的起点站天通苑北站。在站前可容纳272辆车的停车场里,停着近200辆私家车。“我住在小汤山,在王府井上班,以前都是开车到单位。5号线开通后,我就盘算着把车停在起点站,然后坐地铁去上班。”一位王先生说,由于这里是起点站,所以也不用担心地铁上没有座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住在小汤山和名家名流等天通苑以北地区的居民外,在“弃车族”中还有天通苑东区的居民。“我从东苑出发,开车沿着社区里的小路到5号线地铁站,再坐地铁进城。这样看起来有点绕远,但避开了立汤路,还是比平时要快很多。”家住天通苑东二区的周先生说。昨天下午,记者在天通苑社区网上看到,居民们对5号线的开通欢呼叫好,更有居民激动地说:“5号线,天通苑人的重生。”伴随着居民的欢呼,苑里的不少居民正琢磨着准备将自家车转卖。(记者 白明辉)
【权威通报】
黄金周后首个早高峰状况平稳
晨报讯(记者 白明辉)记者从市交管部门获悉,昨天的早高峰,全市道路交通整体状态平稳。由于地铁5号线的开通,吸引了大批乘坐铁路交通的出行者,这也使得城北部的交通压力总体有所缓解,天通苑和北苑地区的交通报堵数量比往日早高峰有明显下降。
据介绍,昨天的东西二环、三环路交通流量仍然较大,南二环东向西方向、京石高速进京方向交通压力较大。在部分学校集中的地区,如北二环和北四环的进城联络线处车辆行驶缓慢。交管部门提示司机,平日早高峰期间,东西二环、三环流量较大,司机可选择城中的联络线通行,如西四北大街、西单北大街、东单北大街、东四北大街等。
5号线开通 商家忙备战
晨报讯(记者 肖丹)5号线的开通让京城南北两端的人进城更便利了,沿线的商家对这股巨大的客流当然不能放过,纷纷制定相关举措。
新世界商场正处在地铁2号线和5号线的交叉点上,占据了崇文门站的重要位置。面对乘坐5号线从南城涌来的顾客,该商场看好未来市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等定位高端的国瑞城开业后,将和他们形成错位经营之势,将会带动方庄等地的客流前来,形成南城的一个商业旺区。据了解,他们将针对顾客到达该商场的地铁线路发放问卷,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处在5号线北段重要位置的华堂商场亚运村店则正准备在商场出口建立引导牌,指引5号线的方向和距离。相关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正和地铁方面联系,希望能将华堂商场列入指路牌,让顾客更方便找到商场。
昨日晚高峰
沿线也畅通
17时30分:记者驱车从5号线宋家庄站出发向北行驶,亲身感受节后上班第一天5号线对沿途地面交通的影响。
17时40分:记者在蒲黄榆沿线看到,很多公交车站上排队上车的乘客很少,平时很拥挤的25路公交车上乘客竟然没有坐满。
17时52分:崇文门路口,按照平时的通过时间推算,大约需要10分钟才能从路口处的直行线通过。但令记者意想不到的是,由南向北方向仅等了一个红灯即通过,时间也比之前的下班高峰减少了将近7分钟。“真是厉害,在路上都没有几辆车,人也很少,看来地铁5号线的‘功力’不小啊。”一位路过的司机笑谈。
18时许:在平安大街东四十条路口,记者见到由南向北进城的车辆不多,但是由北向南出城的汽车排起长龙,车队中所有公交车上乘客依然很少。“平时乘车的乘客可能都去坐5号线去了,要不车站这儿早就站满人了。”在车站指挥排队的公交职工董师傅说,“私人汽车还没觉得减少多少,也可能开车的人还是不习惯乘公交吧,路上减少的人主要还都是平时乘坐公共汽车的。”
18时11分:记者通过仍然有些拥堵的北新桥路口,在经过了41分钟后,来到5号线雍和宫站。一位交警告诉记者,由于从东四十条到雍和宫路段,来往都是单车道,所以行车缓慢很正常,5号线只是对有些大居民点,例如天通苑可能影响比较大,但是对北新桥这种靠近著名簋街的繁华路段,短时间内还不可能马上看出影响。
随后,记者沿同样的路线由东二环由北向南行驶,并和5号线通过的路段做时间的比较:开车由东直门到左安门时间约为55分钟,并且主路没有一个红绿灯,而从蒲黄榆一直向北到北二环的雍和宫桥要经过十余个指示灯,可时间却是40分钟,5号线南北大动脉的威力可见一般。(记者 马多思 张硕)
5号线半天迎客34万人次地下交通网成为疏堵关键
从10月7日下午两点到当日末班车收车,地铁5号线开通仅半天,客流量就达到了34万人次,超过了13号线和八通线客流量的总和。记者昨天从市交通委获悉,除5号线以外的四条地铁线路正在安装地铁车门的关门铃,在地铁列车即将关门出站时,站台上将响铃提示,防止即将上车的乘客被挤伤,同时也将避免列车频繁开关车门的现象,新装置将在近期投入使用。
5号线实际效果比预期好
在昨天召开的轨道交通专家座谈会上,地铁运营公司客运营销部副部长沈建学介绍说,10月7日,地铁1、2号线、13号线、八通线和5号线全路网的载客量为198万人次,其中开通仅半天的5号线,客流量就达到了34万人次,客流主要集中在南北两个始发站,以及东单、雍和宫和崇文门等换乘站。而按照运营部门的预计,地铁5号线平日全天的客流量为39.6万人次,也就是说,5号线开通半日就接近其全天的预计客流。
上午7点至9点,共有5.7万人次实现了5号线与1、2、13号线的换乘。市交通委副主任刘小明表示,5号线开通的实际效果比预期要好,“按照惯例,一条新地铁线的开通,客流都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培育,而5号线一开通就受到了更多市民的欢迎。”他认为,这既表明了市民对公共交通的期望,同时也说明2元/次的低票价政策是非常受欢迎的。
轨道交通是解决拥堵关键
在专家座谈会上,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高级工程师丁树奎认为,5号线开通是一个高水平的开通。国内其他城市开通的地铁运行间隔一般在10分钟以上。昨天5号线开通第一天,运行间隔就达到了4分钟。从昨天的情况可以看到,5号线的乘车秩序非常不错,乘客们都能做到排队并且先下后上,也能听从指挥,素质相当高。
市社科院管理所所长张耘表示,轨道交通建设是解决北京 道路环状结构问题的重要手段,“真正解决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一个强大的地下交通网是关键。包括东京、首尔、香港 等城市,超过一半的公共交通客流都是通过轨道交通运输的。”她认为,城市居民对小汽车的需求是堵不住的,只能通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进行引导。轨道交通是现代化城市生命体中最重要的血管,带给市民的不仅仅是交通便利,还提高了生活质量。(记者赵阳)
【温馨提示】
屏蔽门如出现故障 会有专人帮您忙
地铁运营公司副总工程师顾庆宜表示,地铁5号线将进行一年的试运营,进行系统磨合和客运组织等。据沈建学介绍,在试运营阶段,也可能出现一些非正常情况,如屏蔽门不能正常开启或关闭,运行中急刹车及实施人员限流措施等。他解释说,屏蔽门如果出现异常,乘客不必惊慌,每个站台均有专人进行处理,可人为打开;由于5号线列车安装了超速自动防护系统,在超速时会自动进行减速处理,所以乘客会有刹车的感觉;另外,他呼吁乘客尽量不要在站台滞留,地铁部门也尽量不进行人员限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