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以“人性化街道”为主题的无车日活动将在我市开展,无数西安市民将真正体验环保与健身的关系,享受绿色出行带来的健康与快乐。
“无车日”虽然是个舶来品,但相信很多市民对此并不陌生。倡导“绿色交通与健康”的首届西安市“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于去年9月16日至22日举行,不仅“有车一族”重新找回了步行的惬意和悠闲,重温了乘坐公交车的温馨感觉,享受了骑自行车的浪漫情调,而且也带来了明显的环保效益,仅无车日当天就少排3000吨有害气体。无车日活动会对少部分市民的生活带来影响,但对大部分市民而言,却是好处多多:可以减少机动车对道路资源的占用,缓解交通拥堵,改善交通状况;可以减少对城市道路、停车场等交通设施的需求、建设和维护费用;可以减少直接交通费和油耗,降低城市运营成本和节约能源;可以减少汽车排放有毒有害的污染物,降低城市空气污染。通俗地说,选择绿色方式出行,可以增加日常锻炼机会,也能有效降低交通事故。
当然,不可能因为有了一天的无车日,城市的交通状况会立马改观,但无车日是对绿色环保生活理念的倡导,对城市绿色交通的宣传,也是对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考验和提升。无车日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思考车与人的关系,让“城市应该是人的城市,而不是车的城市”的理念深入人心,提醒我们,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应该更多地考虑人的内心感受和主观需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在无车日这天,随着许多公务车和私家车的停驶,道路变得畅通,少了拥堵和塞车,出行时间大大缩短,汽车尾气明显减少,鸣笛不再不绝于耳。少一点负重、喧嚣与浮躁,多一些从容、闲适与绿色,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无车日更代表着城市宜居生活的梦想。为了这个宜居生活的梦想,城市建设和管理应该统筹考虑交通发展模式、道路交通功能、出行效率、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和交通文明,确保城市交通科学、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为了这个宜居生活的梦想,更需要全民行动,每个人都应该养成绿色环保理念,自觉选择以乘坐公交车、步行或骑自行车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为节能减排、构建生态文明作出贡献。
今天,我们将共同度过道路畅通、远离噪音、减少污染的一天。无车日之后,让我们继续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城市摆脱交通发展的困境,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实现宜居生活的梦想将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