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反应:搭地铁乘公交快过自己开车

公交车3~5分钟就发一趟
昨日早上7时30分,“无车日”倡议区内的广卫路公交站场,吴发基驾着一辆23路公交车来到站台,前来支援同属一汽公司的22路线。“公司把我们调过来,感觉每辆车上来的乘客和平常差不多,可能高峰期的时候人会多一点吧。”
东至仓边路、南至中山路、西至解放路、北至东风路的无车倡议区面积其实不大。记者在现场看到,路上见不到任何私人小车,行人明显增多。昨天,几家公交公司增加的相关公交班次大概在三成左右,平日在正常时段5~10分钟发一班车,昨日的频率也提高到3~5分钟。
出租车成倡议区第二主角
昨日,为了应付增加的客流量,地铁1号线在高峰期的8时30分过后仍然继续维持2分钟一班的发车密度,2号线在高峰期更从原来的3分钟一班改为2分钟一班。记者在采访中碰到很多有车族,他们笑称,坐地铁真是又快又省钱。
昨日,市交委通过GPS向“的哥”发布了无车日活动的通知,并且引导出租车司机尽量往无车倡议区内及周边行驶,使得过往的出租车比往常明显增多,成为无车倡议区内除公交车以外的第二主角。
有个经过解放北路的司机告诉记者:“平常塞车严重的时候,解放北路要走上个20多分钟,今天才花5分钟就走完了。”(记者赖伟行、杨进 实习生杨海涛 通讯员交通宣、常青)
车主体验:“无车”不比“有车”慢
昨日,记者跟随居住在“无车倡议区”内的吴先生一家,体验了一下他们出行的全过程。吴先生两口子在吉祥路附近的广州市建委和广州市环保局上班,平时开车上下班、接送女儿。
出门:提早半小时下楼打车
孩子在应元路上学,7时30分就要赶到学校,平时一家人6时50分左右起床,考虑到打车人多,一家人提前半小时起床,在路边买了早餐。6时55分,在景泰直街的十字路口,吴先生截住一辆出租车。
首站:没有堵车全程只花8分钟
早上,从广园新村到机场立交,再到解放路,出租车开得出奇的顺,不到8分钟,出租车就已经到应元路路口。吴先生告诉记者,平时他开车,一般在7时10分左右出发,最快也要10分钟才到学校。
上班:步行到单位与开车时间差不多
7时04分,记者和吴先生走到地铁二号线中山纪念堂站的连新路出口,决定步行去市政府上班,与开车时间差不多。
下班回家:全程耗时15分钟
17时38分,吴先生两口子准时下班,3分钟后,顺利到达纪念堂D1出口。17时43分,吴先生在上午下车的地方接到了放学的孩子,5分钟打到的士。全程耗时15分钟。
回头看看这一天,“无车”并不比“有车”更麻烦。吴先生得出一个结论:减少一天开车出行的日子,于己于人其实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