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2008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和统一部署,今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集中安排在9月22日,重点突出“人性化街道”主题,倡导公交优先、环境友好、节能减排的理念。本市将在9月22日开展以“人性化街道”为主题的“无车日”活动,内环线内区域则为“无小汽车倡导区”。
去年9月22日是上海首个“无车日”,环保部门曾派出3辆移动环境监测车开赴南京路、淮海路及小陆家嘴等3个“无小汽车示范区”,从早上7时至晚上7时对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等10项指标实施监测。最终测出的数据显示,空气质量的变化并不明显。
上海市环保局污染控制处相关负责人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单靠一个“无车日”、几个“无小汽车示范区”无法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无车日”的环保价值超越具体的检测数据。
“无车日”,全国可省燃油3300万升
按照专家估算,通过一天的“无车日”活动,全国可节省燃油3300万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约3000吨。但在实际监测中,气候、客观条件等因素都会影响空气质量的相关数据。
市环保局污染控制处工作人员举例说,去年“无车日”3辆移动监测车测到的平均数值与此前一周的数据相比,一氧化碳含量非但没降,反而从1.2毫克/立方米升至1.6毫克/立方米,这与当时旅游节开幕、人流增多等因素可能有关;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虽说从0.64毫克/立方米降到0.57毫克/立方米,但也不排除当天下雨等因素“助力”。而且汽车尾气可扩散,“无小汽车示范区”车少了,但周边道路的流量并不见得减少,一些驾车族绕行增加了行驶公里数,排放量也跟着上去了。
要进一步限制和淘汰高污染车
“只有更多的人参与‘无车日’,哪怕平时驾车时改掉急加速等增加排放的不良习惯,空气质量才能进一步显著改善”。市环保局污染控制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把“无车日”作为一种环保活动加以推广的同时,要进一步限制和淘汰高污染车,以一氧化碳为例,高污染车辆排放量是达标车辆排放量的9倍。
统计数据表明,上海内环区域80%-90%的空气污染源于汽车尾气,80%的噪声也由道路交通产生。今年9月22日“无车日”,环保部门还将派出移动环境监测车。
推进“公交优先”,倡导绿色出行
为了让更多的市民感受到无小汽车区域给环境、交通带来的益处,本市每年将在不同区域选择一定路段设置“无小汽车示范区”,同时倡导市民在“无车日”尽量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在今年“无车日”活动期间,本市公交行业将结合“迎世博600天”窗口服务行动计划,在今年申报品牌线路的49条公交线路现场设点咨询,听取乘客意见和建议,并开展服务展示和网上评议,组织20名公交服务明星和100位优秀售票员在相关线路上开展优质服务展示;轨道交通行业将组织人大代表视察轨道交通新线建设工作;市政和交警部门将在中心城区有关路段开展改善城市道路步行环境、行人安全系统的宣传展示,完善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公交专用道等设施管理,对占用人行道停车、乱闯信号灯等行为加强执法和宣传;市交通管理部门还将会同有些区发放“公交优先”宣传手册,开展问卷调查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推进“公交优先”战略,倡导绿色出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