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在国内,绝大多数的人是因为没有私家车,才会去搭公交。许多人还觉得,有车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这种观念需要转变。”胡南桦说。
公交等车时间太长、公交车拥挤没座位、公交车速慢、高峰时打的难,成为受访者不愿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主要原因。“目前,厦门普通公交车平均运营时速只有12公里,的确太慢。不过,BRT的建设让我们看到政府的努力,BRT的时速达到30公里。”胡南桦说。
公交换乘不方便,公交站点离家或目的地远也占有一定比例,但相对比较少。胡南桦说:“厦门的公交准点率,和国内一些城市比起来,算是做得比较好的。但公交不够准点,候车时间太长,有些线路拥挤,爆满得一塌糊涂,有些线路乘客却不多,这些问题也的确存在。政府如果要提高公交的出行率,就得在这些问题上多下些工夫。”
数据3
行车难让七成人考虑放弃私家车
哪些因素可能使您放弃使用或购买汽车(可多选)? A、油价上涨,养车成本太高67.7% B、交通太拥堵,行车难70.8% C、停车难67.7% D、公交车快捷舒适,不误点19.3% E、随时能打到的士 25.5% F、为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污染50.5%
解读
路上太堵,特别是早晚高峰期,有些路段简直寸步难行。因为行车难,七成多受访者可能因此放弃购买或使用私家车。油价一路上涨,养车成本越来越高,也使得许多车主喘不过气。对此,胡南桦认为,政府应该再 “加重”有车族的养车成本,比如征收交通拥堵费、高价停车费、高价购置税等。“必须用强制的措施,减少私家车的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有五成受访者为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放弃购买小车。不过记者发现,选择这项的受访者几乎都附加了行车难、成本高、停车难等几个前提。“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首先考虑的还是便利,其次才是环保。其实两者同等重要。”胡南桦说。
在访问过程中,记者碰到一位车主。她家和单位正好在BRT沿线,BRT运营后,她放弃开车,每天搭快速公交上下班,“方便,速度快,不堵车,又便宜,我干吗还要自己开车呢?”对此,胡南桦认为,只要公共交通变得快捷方便舒适,私家车主就会自觉展开“自我博弈”和“自我调节”,根据出行的有利状况,选择更方便更适合的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