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世界无车日”。这一天反思的意义大于活动本身。
9月16日到22日则是厦门第二届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
简单说,就是倡导市民绿色出行,多步行,多使用公交和的士,少开私家车。
的确是到了没有办法的地步了。堵!堵!堵!厦门中心城区干道网,已经力不从心。政府不停修路架桥,依然还是堵,空气质量也越来越差。另一方面,公交太拥挤,速度慢,打的难,这些老问题还是让居民难对公共交通言 “爱”。买车的人越来越多。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居民在不断“自我博弈”,谁都喜欢最便利的那种。
放弃购买或使用小汽车,行吗?这个问题,考验市民,也考验政府部门。
样本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2份。受访者年龄在15岁到74岁之间,职业包括:公务员、学生、教师、工程师、文秘、业务员、技术员、财务、广告策划、护士、金融顾问、家庭主妇、自由职业者、媒体从业人员、退休干部、营业员、建筑工人、搬运工等。
数据1
九成人不愿降低私家车出行率
假如您是有车族,您愿意在“无车日”放弃开车,改搭公共交通工具(公交、的士)吗? A、愿意82.3% B、不愿意17.7%
假如您是有车族,您愿意在平时降低它的出行率,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吗? A、愿意8.9% B、不愿意91.1%
解读
八成多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在“无车日”当天放弃开车,以支持环保。不过,这其中有许多受访者含蓄表示,在主观上乐意放弃开车,但还得根据当天的客观实际考虑。比如约谈客户、有重要业务等,如果当天行程有这样的安排,还是得用到私家车。
遗憾的是,不到一成的人愿意在平时放弃或少用私家车。一位受访者很自然地反问:“如果平时不开,车买来干吗?一辆车多少要十几万,要么不买,如果买了,不太可能把车停家里,又搭公交出门。”许多拥有私家车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开车便利很多,而且有依赖性,碰上车送修或保养的那几天,会觉得不习惯,出门也都打的。
厦门大学副教授胡南桦说:“在国外,私家车是高拥有率,低出行率。许多家庭都拥有汽车,但大部分只在周末出行或家庭旅游时使用,平时上下班,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但这种理念在国内并不普及,政府还要加大力度进行引导。”
数据2
候车时间长让七成人“怕”公交
您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原因是什么?(可多选) A、没私家车52.6% B、票价便宜54.2% C、方便 42.2% D、快捷 14.6% E、舒适4.7% F、环保 36.5%
您不愿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原因是什么?(可多选) A、公交等车时间长70.3% B、公交拥挤无座位60.4% C、公交车速慢 53.1% D、公交换乘不方便32.3% E、公交站点离家或目的地远25% F、公交票价贵4.2% G、高峰时打的难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