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大批村镇相继实施旧村改造,需要注意的是,旧村改造应做好古建筑的保护。
众所周知,一般的村庄或集镇都是历经上百年乃至几百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的。而记忆村庄形成的直接载体一般是具有纪念性或一定历史意义的建筑,这些建筑有的是普通的建筑物,有的外观造型上有独特的风格,他们都承担着记忆村庄历史发展延续的责任。在旧村改造中,如果不分青红皂白的把所有建筑物全盘“否定”,随意地全部推倒原有的房屋重建和新建,不仅毁掉特色古建筑本身,而且也破坏了一个村庄的格局和历史文脉,失去了村庄原有的历史记忆。
在新农村建设中,有个别的农村干部存有“立竿见影”和“政绩”思想,认识上有误区。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推倒旧房建新房、盖新楼,因而盲目的大拆大建,使得农村一些应该保留的古建筑和标志性建筑没有保留下来,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让人感到十分痛心。特别是那些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宅、古庙、古祠、古塔、古碑、古桥,以及近现代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和具有本地特色的建筑,甚至一面具有独特风格承担着历史文化延续和记忆的破旧古墙,它们都承载和维系着一个村庄发展的历史记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建筑的历史价值会越来越珍贵,应列入当地的保护范围,以避免因毫无保护性的大拆大建造成破坏和流失。
当然,保护古建筑并不是反对旧村改造,也不是不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而是怎样很好的保护和利用这些建筑,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随着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大批村庄将实施旧村改造,城乡结合部的一些村庄面临合村并居。因此,在旧村改造之前,应搞好调查研究,哪些该拆,哪些可留,哪些重点保护,做到心中有数。对一些历史价值把握不准的古建筑,可先不动、不拆,应报规划、文化、文物等部门进行相关的鉴定,防止因盲目拆建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和永久的遗憾,确保具有本地特色和体现农村风格的古建筑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