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城市特色与古建筑 >>古建通鉴 >>
 
嵩山历史建筑群中的民国建筑

时间:2010-01-11  来源:  作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嵩山历史建筑群的民国建筑学术价值独特。民国时期,特别是八年(1937~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人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建筑活动基本停滞,处于萧条时期,发展缓慢。涉及文物保护工程,则更少。应该说,中岳风景区整建会是民国期间,国民政府最早成立的县级历史建筑整修机构,其负责的中岳庙整修工程也是民国期间进行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历史建筑整修工程。就这次整修工程,推进了嵩山历史建筑群的发展,在古今建筑技术传承和衔接方面,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嵩山历史建筑群中的民国建筑式样,比较繁多,像遥参亭、东朝亭等建筑类型完全是袭古手法,没有因新文化的影响而变更建筑外形。崇圣门、化三门、御书楼、中华门等建筑,除受外来建筑的影响,局部采用了一些新的处理方法,使用了一些新型建筑材料外,也主要沿用传统建筑形式和做法。御书楼对外来文化感受较快,中西杂糅风格较早出现,此楼中三间三个券门上部和四根门柱均用砖雕成西方教堂外部装饰纹样。崇圣门为砖木结构,使用了玻璃窗等建筑材料。在文物保护设施方面,像太室阙保护房就充分考虑到文物本体的特点、作用和文化内涵。太室阙是中岳庙象征大门,真正的中岳庙大门是天中阁,所以当时在修建太室阙保护房时,其高度和体量均没有超出中华门。阙房四周的8个砖券门洞,在理论上保持了阙与庙的通透关系;在视觉方面,阙房与庙院和嵩山的关系仍然和谐,没有出现主次失调的搭配。

尽管嵩山历史建筑群中的民国建筑技术没有清代及其以前工艺精湛,但它是受当时社会背景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而促成的,有其自身的建筑文化特点,我们应该保护其固有的历史文化信息符号,不应该随意改变其原有的特征和风貌,否则,那是对民国时期建筑的最大破坏。

 
上一页 页码:[<< 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嵩山历史建筑群中的民国建筑 的资料
· 香港发展局雷洁玉:让历史建筑“活”起来 [2013-08-02]
· 法国里昂市长:历史建筑有人气才有生命 [2013-07-26]
· 扬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办法 [2013-07-22]
· 评论:历史建筑要不要为城市发展让路? [2013-06-19]
·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 [2013-06-17]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