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袁艳 21世纪以来,昆明城中村问题已成为新昆明建设的极大障碍,数量众多的城中村已成为昆明城市发展的瓶颈,城中村中存在的众多社会隐患和问题,影响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中村的改造是现阶段最大的“民心工程”,为全面了解昆明市城中村改造情况,5月30日,本网记者专访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驻昆明督察组。
城中村改造意义重大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驻昆明督察组介绍,昆明市的城中村对于吸纳外来劳动力、缓解城市安置外来人口的居住压力、解决部分村民的收入来源等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其对城市建设发展的消极影响却也十分明显:村民居住环境差、用地管理混乱、基础设施不完善、安全隐患多、治安问题突出等等。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大力实施城中村改造,对昆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消除安全隐患;二是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现代化形象;三是有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推进城市社会综合改革;四是有利于提升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加快滇池水环境的综合治理。据调查分析,滇池污染的70%来源于城市生活污水,又主要来自缺乏排水管网、污水处理等市政设施的城中村生活污水。
昆明城中村改造初见成效
全面启动城中村改造之初,在2008年昆明市委、市政府就将其作为现阶段最大的“民心工程”与“德政工程”。实施两年来,城中村改造对改善昆明人居环境、提升昆明城市品质、优化昆明城市功能、有效配置公共资源、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等都有明显的效果。据初步统计,已通过专项规划的106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中,要求建设、且正在建设的有:公共绿地面积约为99万平方米;配建中学12所(共408班,占地面积约505.14亩);配建小学76所(共1176班,占地面积约937.93亩);配建幼儿园65所(共728班,占地面积约433.56亩);配建垃圾转运站46座;配建公共厕所123座;配建中水回用等其它市政公用设施14座,建筑面积约73947平方米;按20平方米/100户配建社区用房;配建医疗卫生设施16座,建筑面积约73196平方米;增加商业服务设施400万平米;配建生鲜超市、消防设施等其它公共服务设施46座,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同时,结合城中村改造,大力推进道路微循环改造,增加城市次支路道路总长度350余公里。
探索中的昆明城中村改造
昆明市以造福人民群众为出发点,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以提升城市品质为根本,结合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城中村改造的实施进行了不断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