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城中村改造 刻不容缓 >>焦点关注 >>
 
城中村——城市化进程的一道坎 改造势在必然

时间:2010-06-08  来源:闽西新闻网  作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污水横流、垃圾满地、恶臭熏人、泥泞难行……这就是贵阳城中村的真实生活现状。在城市的角落,特别是城郊结合部,一栋栋的农房依山而建,每一间一个月的房租仅仅一百甚至几十块钱,这里生活着成百上千的打工家庭。

打工者:我们需要这样廉价的房子

从1985年到贵阳,老杨一家已经在贵阳租住了25年的房子,如今,儿女都已经成年结婚,老杨也在老家盖了一座三层洋楼,他说,明年就要考虑回去了,只是,面对这个居住了25年的城市,内心还是有一些不舍得。

老杨现在与老伴租住在麻冲的一所农房第三层,“之前在黔灵卫生院后面,然后租到吉祥路、然后又租到……最后租到这个位置,最长的租了5年,最短的2个月,前前后后搬了几十次家,以前租的房子很多都是因为要盖大房子拆迁了我们不得不搬走。我基本上是看着宅吉小区这一片从农田变农房、农房变高楼的。”老杨得意的说。

和老杨一样,租住在这座农房里的基本上都是进城务工者,近几年还有一些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因为家不在贵阳,刚毕业也没找到合适的工作,租住这样的农房一个月也就百八十块钱,生活压力不大。“大学生跟我们不一样,一般都不会长期租住在这里,只要一找到工作就都搬走了,毕竟这里上厕所、做饭什么都不方便。”的确,由于都是自主搭建的农房,没有合理的设计规划,基本上都是几户甚至几十户共用一个厕所,而且因为地下管道没有合理的布划,脏水粪水流得满地都是,道路交通也基本上都是土路,一下雨来全是泥泞,晚上没有路灯,垃圾到处都是……这就是贵阳城中村真实的生活现状。

城中村中居住的基本上都是进城务工者,近年来出现了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有部分无生活来源或少生活来源但又不能享受城市低保的家庭。这些租户一般家庭总收入低,很多都是做生意的小摊小贩,老杨隔壁一位老家在息烽的妇女就是独自带着孩子到贵阳谋生的,她在百花山一带给人家送牛奶和报纸,每个月收入也就在1000元左右,每月还要寄400元回老家,“要是房租超过200我就已经没办法生活了。”她说。

尽管这里的生活条件非常恶劣,基本上没有其他的生活配套,治安也不是非常好,但是这些居住在这里的人对于廉价的房租还是很满意的。“你看对面那栋楼,一套房子每月的价格就要750,这是我们这样的人承受不起的。”老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老杨靠打临工挣钱,每月收入不固定,加上年龄也老了,很多事情干不动,他每月七七八八可以挣1200元左右,老伴去市场批发花来买,每月可以挣1000来块钱,两人一个月的收入差不多有2200,“你说租不起750的房子吗?还是租得起的,但是我们老家的房子估计就没了,前些年有三个孩子要养是不敢租,现在是舍不得租,在这租一年老家的房子又可以盖十几个平方了。”

失地农民:出租房是我们唯一的生活来源

据了解,贵阳市中心城区的云岩、南明和小河区现有41个行政村,面积1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7万余人2.5万户,其中有29个村的土地已基本被城市建设征用,但在户籍、土地权属、经济组织和行政管理体制方面仍然保留着农村的模式,属于典型的“城中村”。

由于土地被征用,农民失去了经济来源,于是只好将自家的房屋扩大后出租给这些进城务工者,房租低廉是这些房子唯一的优势,对于进城务工家庭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上一页 页码:[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城中村——城市化进程的一道坎 改造势在必然 的资料
· 城市化进程中如何破解“地陷危机”? [2013-08-14]
· 城市化进程中如何破解“地陷危机”? [2013-08-14]
· 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城市频现“地陷危机” [2013-08-12]
· 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城市频现“地陷危机” [2013-08-12]
· 告别城中村,又要打造城中城? [2013-06-24]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